“如今的海战形势复杂多变,我们的水师不仅要在火力上占据优势,还要在机动性和信息传递上领先一步。”林尘指着海图,向将领们阐述自己的想法。
一位年轻将领提出:“大人,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西方战船的设计,改进我们的战舰?”
林尘点头表示赞同:“这是个好主意,但不能盲目照搬,要结合我们的实际需求和作战特点。神机院已经研发出了新型的船帆和火炮,能大大提升战舰的性能。”
在林尘的推动下,水师开始了大规模的战舰改造和人员训练。新改造的战舰配备了更先进的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船帆经过改良,能更好地利用风力,提升战舰的速度和机动性。
与此同时,林尘还注重水师人员的素质提升。他在水师营地设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邀请经验丰富的将领和学者授课,内容涵盖海战战术、航海知识、外语交流等多个方面。
在一次外语课堂上,一位年轻水兵抱怨道:“我们是水师,学这些洋人的语言有什么用?”
林尘恰好路过,听到后便走进教室,耐心解释道:“孩子,如今我们的商船遍布世界各地,水师肩负着保护他们的重任。在海上,难免会与各国船只打交道,掌握外语,才能更好地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水兵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学习更加刻苦。
随着水师的升级改造逐渐完成,大明在海上的威慑力大幅提升,那些企图破坏海上贸易秩序的势力也有所收敛。
然而,国内的政治局势却在此时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随着林尘在国内国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朝中大臣心生嫉妒与不安,他们开始在朝堂上对林尘的政策提出质疑,试图削弱他的权力。
在一次朝堂议事中,一位保守派大臣突然发难:“林尘大人,您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打破了祖宗留下来的规矩。长此以往,恐怕会动摇国本。”
林尘平静地回应:“时代在变,祖宗的规矩并非一成不变。如今的改革,是为了让大明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发展,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若一味守旧,固步自封,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不休。朱高炽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他深知林尘的改革对大明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忽视保守派大臣的声音。
最终,朱高炽开口道:“改革之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但林先生为大明所做的贡献,朕亦铭记于心。日后朝堂议事,诸位应以国事为重,不可意气用事。”
这场朝堂风波暂时平息,但林尘知道,未来的改革之路,将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