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林尘和大臣们兵分几路,深入京城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与百姓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几日下来,收集到了厚厚一沓民情记录,上面满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堂腐败的痛恨。
这日,林尘带着民情记录和革新计划,再次进宫面圣。大殿内,朱祁镇看着林尘呈上的文件,神色渐渐动容。
“林爱卿,这些都是百姓的心声?”朱祁镇抬起头,目光中透着一丝惊讶。
林尘跪地说道:“陛下,千真万确。百姓们深受贪官污吏之苦,对革新充满了期待。如今大明正处于关键时刻,若不革新,国将不国,民将不聊生。恳请陛下坚定决心,支持革新。”
朱祁镇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说道:“林爱卿,朕明白你的苦心。只是革新之事,牵扯甚广,一旦推行,必然会引发诸多争议。”
林尘心中一紧,连忙说道:“陛下,革新虽有阻力,但只要陛下下定决心,臣等愿肝脑涂地,为陛下排忧解难。况且,如今证据确凿,百姓期盼,若此时放弃,实在可惜。”
就在这时,太监匆匆走进大殿:“陛下,宫外有众多权贵联名上书,要求面圣。”
朱祁镇脸色一变,林尘心中也咯噔一下。他知道,这是权贵们的最后一搏。
“宣他们进来。”朱祁镇沉声道。
不多时,一群权贵走进大殿,为首的正是被查办官员的家属。他们纷纷跪地,哭诉着革新对他们的影响,言辞恳切,声泪俱下。
“陛下,这革新政策一旦推行,我们这些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恳请陛下收回成命。”一位老者声泪俱下地说道。
林尘心中愤怒不已,正要开口反驳,却被朱祁镇抬手制止。
“朕意已决,革新之事,势在必行。”朱祁镇的声音坚定有力,在大殿内回荡,“朕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只顾及少数人的利益,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你们所受的影响,朕会酌情考虑,但革新绝不会停止。”
林尘心中一喜,跪地谢恩:“陛下圣明!”
退朝后,林尘走在皇宫的长廊上,心中感慨万千。这一次,革新的曙光终于穿透了重重阴霾,照进了大明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