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的船队渐行渐远,林尘伫立在港口,望着那逐渐消失在地平线的帆影,心中五味杂陈。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撩动着他的衣袂,却无法吹散他心头的阴霾。他深知,此次出海吉凶未卜,每一刻的等待都像是在煎熬。
回到京城,林尘刚踏入府邸,管家便匆匆迎上,神色焦急:“大人,周大人和李大人已在书房等候多时,似有急事。”林尘心头一紧,快步走向书房。
书房内,周大人和李大人满脸愁容,见林尘进来,立刻起身。“林大人,大事不好!”周大人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南方多地突发洪灾,百姓流离失所,粮食歉收,如今地方官员纷纷上书求援。”
林尘闻言,脸色骤变,“竟有此事?为何如此突然?”
李大人长叹一声,“据报,今年雨水异常丰沛,江河水位猛涨,堤坝不堪重负,多处决堤。且正值农忙时节,这场洪灾对农事影响极大,恐引发粮荒。”
林尘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心中清楚,这洪灾来得太过不是时候,国内本就刚经历朝堂肃清,百废待兴,如今又遭此大难,而海外局势尚未明朗,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先安抚受灾百姓,组织人手抢修堤坝,调运粮食赈灾。”林尘语气坚定,试图稳住局面。
周大人面露难色,“林大人,谈何容易。如今国库空虚,粮食储备本就不足,且运输路途遥远,道路因洪灾受阻,只怕……”
林尘停下脚步,沉思片刻,“我这就进宫面圣,向陛下禀明情况,恳请陛下调拨部分军粮先行赈灾,同时发动各地富商捐款捐粮,以解燃眉之急。至于运输,可征用民间船只,开辟水路运输通道。”
众人商议已定,林尘即刻前往皇宫。皇宫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朱祁镇坐在龙椅上,听完林尘的奏报,脸色愈发阴沉。
“这洪灾来得实在蹊跷,偏偏在这个时候。”朱祁镇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林爱卿,你所提之策虽好,但军粮关乎边防,轻易调拨,恐边防不稳。”
林尘跪地,恳切说道:“陛下,臣深知此事棘手。但如今百姓深陷水火,若不及时赈灾,恐生民变。边防固然重要,可百姓乃国之根本,根基不稳,国将何安?臣愿亲赴灾区,统筹救灾事宜,定不负陛下重托。”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支持林尘,认为应以百姓为重;有的则担心边防安全,反对调拨军粮。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就在这时,一位老臣站出来,“陛下,老臣以为,可先从临近灾区的军镇调拨少量军粮,解燃眉之急,同时令地方官员加紧筹备物资,林大人前往灾区协调各方,如此既能安抚百姓,又能确保边防无虞。”
朱祁镇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就依爱卿所言。林尘,朕命你即刻前往灾区,务必妥善处理此事,早日让百姓恢复安宁。”
林尘领命退下,心中却丝毫不敢放松。他深知,此次救灾任务艰巨,每一个决策都关乎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