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尘与苏然的船队顺利归来,港口处一片欢腾。百姓们簇拥在岸边,欢呼雀跃,为勇士们的平安归来而欣喜。林尘望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接下来朝堂上的争论才是真正的挑战。
苏然走过来,神色凝重:“林大人,此次出海虽历经波折,但也让我对海外局势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些海外国家发展迅猛,野心勃勃,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应对之策。”
林尘微微点头,“苏公子所言极是,这些都需要在朝堂上与诸位大臣商议,争取陛下的支持。”
二人稍作休整,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宫。此时的皇宫大殿内,气氛紧张压抑。大臣们听闻林尘和苏然归来,纷纷齐聚一堂,准备商讨应对海外局势的策略。
朱祁镇坐在龙椅上,神色关切:“林爱卿,苏然,此次出海救援,你们辛苦了。不知此次海外之行,可有何收获?”
林尘和苏然跪地行礼后,苏然率先起身,将海外国家的情况详细禀报:“陛下,臣此次出海,发现那些海外国家不仅船只先进,军事力量也不容小觑。他们四处扩张,对我大明周边海域虎视眈眈。”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位大臣站出来,满脸不屑:“哼,不过是些海外蛮夷,能有多大能耐?我大明天朝上国,岂会怕他们?”
苏然看着这位大臣,耐心解释:“大人,如今时代不同往日。这些国家在科技、贸易等方面发展迅速,他们的商船已经频繁往来于各大洋,贸易网络不断扩大。若我们不加以重视,日后恐遭其害。”
又有大臣提出质疑:“就算如此,那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难道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与他们周旋?”
林尘上前一步,神色恳切:“陛下,臣以为,我们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海防建设,打造先进的战船,训练精锐的水师,提升我们的海上防御能力;另一方面,开展海外贸易,互通有无,在贸易往来中了解他们的虚实,同时也能促进我大明的经济发展。”
此言得到了部分大臣的赞同,但也有不少人反对。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林大人,开展海外贸易,风险太大。万一那些蛮夷心怀不轨,利用贸易之便渗透我大明,扰乱我朝纲,该当如何?”
林尘沉思片刻,回答道:“大人所虑不无道理。但我们可以制定严格的贸易规则,加强监管,只开放特定的港口进行贸易,并派遣专人负责管理。如此一来,既能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又能防范风险。”
朝堂上争论不休,双方各执一词。朱祁镇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深知,这一决策关乎大明的未来,必须谨慎考虑。
此时,周大人站出来,支持林尘的提议:“陛下,林大人的建议不失为一个良策。如今世界局势变幻莫测,我们不能再固步自封。通过海外贸易,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物资,提升我大明的国力。而且,加强海防建设也是刻不容缓,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李大人也附和道:“陛下,臣赞同周大人所言。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错失发展的良机。”
在周大人和李大人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转变态度,倾向于林尘的提议。朱祁镇见此,心中已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