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陆惊语把推荐信打印出来,逐字逐句地分析。她发现信中对她在某一次医学实验中的表现描述得极为详细,甚至提到了一些只有参与实验的核心人员才知道的细节。难道推荐人是当时实验团队中的一员?
陆惊语开始翻阅当年实验的相关资料,试图找出可能的嫌疑人。经过一番排查,她把目标锁定在了三个人身上。一个是当时的项目负责人张博士,一个是和她一起并肩作战的年轻研究员小李,还有一个是负责数据统计的周老师。
张博士是学界的权威,平时工作繁忙,与陆惊语的交流并不多。小李和她年龄相仿,两人在实验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老师则是一个沉默寡言但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陆惊语分别给他们三人发去了邮件,询问推荐信的事情,但得到的回复都是否定的。
她陷入了更深的困惑之中。难道自己的方向完全错误了?这封信难道真的是一个陌生人出于纯粹的欣赏而写的?
就在陆惊语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她收到了一封匿名的回复邮件。邮件里只有一句话:“不要试图寻找我,做好你自己。”陆惊语感到心头一震,这似乎是推荐人在刻意回避她的追查。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惊语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继续思考推荐信的谜团。她在医院里的表现越来越出色,得到了不少患者的称赞和同事的认可。但她知道,只有解开推荐信的秘密,她才能真正安心。
一天,陆惊语在医院的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偶然间发现了一本旧的医学杂志。在杂志的一篇论文中,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研究案例,正是她曾经参与过的那个实验。而论文的作者署名中,有一个名字引起了她的注意——“Kevin”。
陆惊语的心跳瞬间加速,难道“K”就是“Kevin”?她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Kevin”的信息,发现他是一位在国外深造多年的医学专家,在相关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但她从未与这位“Kevin”有过直接的接触。
陆惊语决定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Kevin”的情况。她联系了曾经在国外留学的同学,希望能从他们那里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经过一番努力,她终于得知“Kevin”曾经在一次国际医学会议上听过她的报告,对她的研究成果印象深刻。
陆惊语恍然大悟,原来这封神秘的推荐信是来自一位默默关注她的业界前辈。她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也更加坚定了要在医学界做出一番成就的决心。
然而,新的疑问又涌上心头。“Kevin”为什么要如此神秘?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还是另有深意?陆惊语知道,这个谜团或许还需要时间来慢慢解开。但无论如何,她都要带着这份神秘的力量,在医学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