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和妻子刘氏闻言都大吃一惊。
没想到竟然是顾侯爷!
难怪自己女儿说出心志,非顾长安不嫁。
只是这救命之恩不一定非得嫁给他吧!
刘氏微叹,不想让女儿重蹈覆辙。
“绾儿,可确认了?”
“回母亲,已经确认过了!的确是顾侯爷。”
“那也没必要非他不嫁啊?”
沈绾闻言,泪花终于闪烁而出,她微微避过并低下头,防止父母看到。
她不知如何解释,她与顾长安之间的那些纠葛。
顾长安是最好的爱人。
世上若无顾长安,无人爱我沈家女。
前世顾长安把她宠到了心尖。
长安曾有一句诗文。
年少若识惊鸿面,人间看遍不及君。
顾长安宛如一颗不起眼的种子,扎根在了她的生命里。
一旦生长萌发之时,人间所有颜色都将黯淡无光。
小花觉察到了,赶忙递上一张手绢。
沈绾微微抬起手,示意小花不必了,也是在示意爹娘不必再在这事上讨论。
“爹娘,与顾侯爷的羁绊是女儿的命数,此事且看吧!八字还没一撇呢。”
“眼下当务之急,是积蓄力量,护好沈家。”
“绾儿此言何意?”
沈淮见女儿转移了话题,且脸色严肃,便发问。
沈绾思索了一下,便把自己能让父母知道的谋划讲了出来。
这一世这一路,她不打算独行。
“想必父亲想过吧,当今陛下文治武功,的确是个进取君王。但其子嗣也是大楚历代君王之最吧。”
“如今年方五十,便已经有了二十位皇子!且如今能独当一面的便有十位,即将崭露锋芒的有五位!”
“这将来的夺嫡之争会是何等的血雨腥风,想必父亲已经预见了吧!”
“我们沈家虽为千年门阀,但也是时候拥有一些力量了。”
“毕竟,哪怕是自保,也需要力量不是吗?”
沈淮终于了解女儿这几日所做之事究竟为何了。
他倒是不觉得有啥不妥。
沈家儿女想为家族存续尽一份力,他是欣然支持的。
就是有点心疼女儿。
关于女儿所提之事,沈淮何尝不是没有想过。
这些年,他们一干朝中老臣重臣不知道上了多少折子。
但都被陛下以各种理由给搁置了。
最后更是涉及到此事的折子都不看了。
陛下的态度可谓是比较耐人寻味。
沈淮其实也早就未雨绸缪,毕竟接下来的定是一场浩劫。
“绾儿,你要做什么就去做吧,不过为父有一句话要对绾儿讲。”
“世间之事,本就纷繁,成事之法,不问明暗,但人立于天地之间,有可为有不可为,绾儿可懂?”
“父亲教诲,绾儿谨记!”
“父亲放心,沈家有沈家的底线,绾儿亦有绾儿的坚守!”
沈淮听闻女儿的话,很满意点点头。
“明日便是你的拜师宴,相关事宜,昨日我为父已经与道老先生商议妥当,日后绾儿怕是要有苦吃了!哈哈!”
沈淮扶须一笑。
女儿会踏入武道,这是他如何也没想到的。
虽然心疼女儿,但也支持她的选择。
见父母双亲眉眼舒展,沈绾也松了口气。
“辛苦父亲了!”
“不辛苦,对了绾儿,九皇子的事,你不必管了,为父已经出手!敢中伤我女儿,为父断不能让他好过,哪怕他是皇子又如何!”
“好的,父亲!”
“对了,绾儿还有一事要知会父亲母亲,那就是沈千月已经与九皇子私相授受,无媒苟合。”
“啊?!”
沈淮和刘氏闻言皆是一惊。
沈淮虽然主张改革礼法,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重点也是放在不让人以礼害人,以礼吃人上。
所以这礼教并非全是错陋,很多基本的礼仪还是有可取之处。
但沈绾也没等二老继续惊讶。
便继续开口道,“两人私情事小,但千月于沈家已经有异心,日后紧要之事,还是要注意隐蔽!”
如今索性都一并说了。
沈绾本就没打算瞒着,一家人就应该共进退。
瞒着也没必要,徒增误会大可不必。
送走了爹娘后,沈绾让小花提前把明日的要穿衣裳先备好。
然后她心里在盘算明日之事。
他明日会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