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城外黄花,不期而遇
皇宫,御书房。
一名身穿飞鱼服,佩带绣春刀的男子走了进去。
“启奏陛下,沈姑娘往城外去了,是去赏花。”
“陛下让臣挑选的精卫也悉数挑选完毕。”
偷了几天懒,御书房的奏折已经堆积如山。
方才正在埋头批阅奏折的徐行之,闻言抬起头,直直看着眼前的锦衣卫。
良久,才出声道。
“王礼,传丞相以及各部尚书进宫来协商处理相关票拟,让礼部尚书沈淮务必要到,不得厌恶。”
“另,备车马,朕要出宫去,着便服!”
“奴才遵旨!”
“对了,去将前几日朕命工匠制作的玲珑石取来!”
徐行之虽然脸色如常,但那丝迫切已经溢于言表。
“奴才遵旨!”
“孙令。”
“臣在!”
“将你挑选的精卫撒出去吧,务必要保护好沈姑娘,倘若出了差池,朕诛你九族!”
“同时,朕要随时知道沈姑娘的行踪,你可懂?”
“待会你也换上便服,随朕出行。”
“敬遵圣谕!”
“先退下吧!”
“是,陛下!臣告退!”
徐行之搁下手中的折子。
“啪!”
清脆而响亮。
一旁侍候的宫女看在眼里。
看来后宫将迎来一位娘娘了。
而且看样子应是宠冠后宫的那般人物!
伺候陛下将近四年,她何曾见过陛下这个样子。
接着。
徐行之起身走到御书房的内室。
她昨夜并没有让妃嫔侍寝。
因为后宫佳丽三千,终不是她的颜色。
一念及此,他便觉得索然无味,诸行了无生趣。
于是他到御书房批阅了一会奏折后,心绪始终难平。
召太医开了一副安神的方子,服用后才浅浅睡去。
但即便睡去,依旧是苦苦不得解脱。
斑驳的梦境中,都是沈淮家的那个女儿。
“来人,伺候朕更衣!”
约莫一盏茶后,徐行之才缓缓从内室走出。
徐行之已经五十又七,但许是调理得当。
容颜并没老去多少,与不惑之年时,相差无几。
身着一袭墨服,更衬得起英姿伟岸!
但。
有些东西,终究是无了。
此时。
王礼回来了。
“启禀陛下,玲珑石取来了!”
王礼行礼后,弯腰递上一个锦盒。
乌木檀香。
镶金缀玉。
雕龙画凤。
单是一个锦盒就可知定非凡品。
徐行之打开锦盒,从里面取出一个圆形的珠子。
瞬间房间里多了几道五彩斑斓的光。
正是那珠子发出的。
周围的侍女也忍不住偷偷侧目,实在是太过夺目。
是要送给那位娘娘的吗?
侍女们内心皆是艳羡,但囿于地位,她们连看都是小心翼翼的。
同一座皇宫,不同的命。
但其实也没啥不同,不过一座牢笼而已。
里面的人分了三六九等,干得也是那些勾当,勾心斗角,打打杀杀。
“好!大伴,重赏那名匠人!你说绾儿会喜欢朕为她精心准备的礼物吗?”
“喜欢,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更遑论这是陛下劳心费力为绾娘娘准备的礼物,那更是天下间独一份,陛下得准备好帕子,以防绾娘娘喜不自胜,泫然而泣呢!”
一句“绾娘娘”叫到了徐行之的心坎里。
近来的不顺都一扫而空。
“你这浑奴,事关人家姑娘清誉,不可妄言,甚么绾娘娘?掌嘴!”
“请陛下恕罪,都是老奴口无遮拦,该罚!”
王礼真的自行掌嘴!
“罢了,念你是初犯,下不为例!可明白!”
“感谢陛下宽恕,老奴谨记!”
徐行之把那颗珠子不断在手里把玩,光是他自己都越看越喜欢。
这是南海王进献的珠子,只要见光,便会发出五彩斑斓的光。
然后因为端王喜好蚀刻,摸索出了很多神奇的蚀刻之法。
徐行之便意动,让端王与巧匠一起,把沈绾最好的九首诗词蚀刻在珠子内部。
似乎用心了,好像又没有。
这就是帝王。
........
城外。
许是天气忽然回暖。
今年的菜花开得格外的早。
还没过年呢,就已经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黄花。
积少成多,远远看去,的确是一片花海。
偶尔一阵风吹过,宛如满天星河。
顾长安寻到一处树下,似乎是一棵杏树。
铺上毯子,摆上了方桌,杯盘,放上了一些果子。
赵明月格外激动,东摸摸西看看。
仿如一切在她眼中都那么有趣。
看到顾长安跟阿才他们在忙活,她也想上来帮忙。
但被顾长安赶到一边坐着。
“我们的公主殿下,负责吃吃喝喝就行了,其他的我们来就行!如果非要帮忙,那待会烤肉时,你来帮忙就行。”
赵明月:该死,又被顾长安给暖到了。
这呆子,怎么这么会心疼人。
“那我去花田里看看!”
“好,别走远了,我们一会儿就生火烤肉了。”
赵明月,也的确没走多远,行至花田边。
择一处田埂坐下。
不时看向远方的花海。
不时看向顾长安。
他一直都在忙碌,似乎有干不完的活。
“顾长安,你咋个懂的东西那么多?”
会打仗,会做饭,会医术,会捣鼓新奇的玩意....
而且对人还贼好,她就没见过这般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