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千万别慷慨激昂了,再激昂下去节目都没法录了。
“岳飞,崛起于南宋乱世,其命运与时代的巨轮紧密相连,犹如沧海横流中的中流砥柱,却又被那复杂的历史旋涡所裹挟。
彼时,半壁江山沦陷,朝廷偏安一隅,而岳飞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坚贞的爱国情怀,力挽狂澜于既倒。
他所训练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成为百姓心中的希望之光,亦是金兵闻风丧胆的钢铁雄师。
然而在那政治的棋局里,他的刚正不阿、他的直捣黄龙之壮志,却触动了权力的敏感神经。
莫须有的罪名,如同历史的阴霾,无情地笼罩在这位英雄的头顶,最终使他含冤陨落。
但他的离去,并未让其精神消逝,反而在历史的沉淀中愈发熠熠生辉。
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世研究南宋政治格局、军事斗争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坐标,深刻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悲剧与荣耀。
他的名字也永远地镶嵌在华夏民族历史的长卷之上,供后人凭吊、思索,警醒着人们莫让英雄的悲歌再次奏响。”
这段发言并没有获得掌声,而是所有人全都沉浸在了刚才张彦平的话语中。
还是主持人朱诗率先鼓起了掌,让周围的观众回过神来,然后掌声热烈。
“感谢张彦平先生对于岳飞的评价,看似平淡却掷地有声。
岳飞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去理解,特别是刚才张彦平先生所说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有多么的难能可贵。
接下来有请文学家宗正阳宗先生也来讲两句。”
朱诗是真怕宗正阳也来这么一下,但规定的流程还是要走,总导演都没操心,她也乐得清闲。
当镜头转到宗正阳的时候,透过监控器看着画面的总导演双手下意识攥紧,可千万别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宗正阳接过麦克风,对着镜头微微一笑,道:“在南宋那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岳飞宛如一抹最坚毅的亮色。
他的身影,穿梭于刀光剑影之中,却又似带着无尽的温柔与深情。
想那朱仙镇的大捷,他站在阵前,目光坚定而炽热,望着远方沦陷的故土,心中的思念与复国的信念交织。
他对麾下的士兵,犹如父兄般关爱,每一次战前的动员,都饱含着对他们生命的珍视与对胜利的期盼。
而他对母亲的孝,又体现在那背上刺字的决然,那是将家国大义融入血脉的深情厚意。
岳飞亦有他的无奈与惆怅,面对朝廷的议和之音,他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对着明月长叹,那叹息声中,有壮志未酬的遗憾,有对百姓疾苦的悲悯。
他就像一颗璀璨却短暂的流星,划过南宋的夜空,留下了无尽的光辉与无尽的遗憾。
他的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个听闻者的心田。
让人们在缅怀英雄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感动与敬仰,永远不会被岁月的风沙所掩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