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眼看着就快到年底了。
这几个月对于官田乡来说可是翻天覆地的几个月。
不仅通往县城的道路修好了,连其它没通水泥路的村子也在忙着平整路基。
李达康计划明年把全乡的主要道路都变成水泥路,达到村村通水泥路的标准。
这年头别说官田这种内陆的贫困乡了,就是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都还没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标准。
真要是实现了这个目标,光凭这一条,官田都得在江省放个大卫星。
而支撑李达康这个计划的底气,就在于这几个月官田的大变化。
首先是郑家村豆制品厂的发展,现在的豆制品厂可是名副其实的豆制品厂了,而不是之前仅做豆腐的厂了。
现在的豆制品厂不单做豆腐,更开发了品类众多的新产品,如腐竹、豆皮、豆干、腐乳等等。
再加上经过李达康的指点,在产品的包装上下了很大功夫,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了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包装。
而且这些产品相对于豆腐的保质期更长,做法也更多样。
因此一经上市,就大获成功,很受市场的欢迎。
这些豆制品不仅供应了信英市,连周边几个省市都下了不少订单。
如今郑家村的豆制品厂每天光新鲜豆腐就要出十万斤。
这里面一大部分都是别人通过关系拉来的订单,主要是供应一些大企业和学校这种人员密集单位,为的就是从豆制品厂拿一份销售奖金。
其它的豆制品那更是销售火爆。
豆制品厂前后已经扩大了三次规模,才堪堪满足需求,如今在里面干活的村民已经有将近两千人了,从周边几个村子招了不少人。
不仅是官田乡第一大企业,即便是在整个信英市,规模如此庞大的村办企业也是头一份。
现在豆制品厂每个月的净利润达到了将近七十万,乡政府每个月能从豆制品厂的账上分得三十多万。
现在的官田乡财政可是肥的流油,要不然李达康也不敢计划明年村村通水泥路的事了。
其次就是官田乡养殖业的发展,这才是可以带动整个官田发展的金钥匙。
因此李达康对于此事是格外上心。
因为乡信用社的资金无法满足村民的贷款需求,所以李达康亲自出马找了县信用社的一把手,特批了两百万下来。
另外李达康还通过郭明先,从江省农业大学请了几个专家下来,专门指导村民如何养殖牲口。
这养殖牲口不但是个辛苦活,更是个技术活。
就拿养猪来说,为什么有些人家里的猪就养的肥肥的,而有些人家里的猪就营养不良呢?
这里面都是有学问的。
现在的官田乡除了郑家村之外,其它的村子都搞起了养殖。
有养猪的,有养牛羊的,也有养鸡鸭的,不过最多的还是养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