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铁其昌慷慨解囊,捐出六百万元助力官田乡教育事业发展,并斥资五千万元在该乡兴建电子厂的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吹遍了县里、市里。
此消息一出,众人皆惊。
六百万捐款,出手便是如此阔绰,令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五千万的投资巨款,犹如天文数字般震撼人心。
在这个时代,即便是省城,五千万的投资也足以引起轩然大波,更何况是在偏远的官田乡。
这突如其来的“财神爷”,让官田乡仿佛一夜之间中了头彩,引来无数人的羡慕与嫉妒。
官田乡,究竟是何德何能,竟能得此贵人相助?
……
信英市政府,市长郭振华的办公室。
“达康啊,我可得恭喜你发财喽!”,郭振华满脸笑容地说道。
李达康一脸苦笑:“郭叔,您可别拿我打趣了,发啥财呀,穷得快要去讨饭了!”。
郭振华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你这小子,这事还想瞒着我呢?消息传得多快呀,第二天我就全听说了”。
“整整五千万的投资呐!就连我这个市长听到都忍不住心动啊!”。
“嘿嘿,郭叔,我这不是来邀请您参加乡里的捐赠仪式嘛”。
郭叔点了点头,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行啊你,达康!连卢副省长都没能搞定的事儿,居然被你这个乡党委书记给办成了,真是不简单呐!”。
李达康挠了挠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郭叔,其实这都是运气好,主要是那位铁老先生心系乡梓”。
这时,郭振华突然抛出一个问题:“关于那项投资,你计划何时与对方正式签约?”。
李达康稍作思索后答道:“我打算在捐赠结束后,再另外找个时间进行签约”。
郭振华闻言,眉头微皱,提议道:“何不将签约与捐赠仪式合并进行?以免节外生枝”。
李达康闻言,心中不禁升起一丝疑虑:“郭叔,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郭振华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有人心生嫉妒罢了”。
原来,这几天有不少人提议将铁其昌电子厂的建设地点从官田乡移至市区,理由是市区的投资环境更为优越。
然而,郭振华对这些人的真正意图心知肚明。
无非是眼红,想摘桃子罢了。
尽管这一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甚至连市委书记毕友山都亲自出面与郭振华商议此事,但郭振华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若是在其他人的地盘上,郭振华或许会同意这一提议,毕竟电子厂若能在市区落户,无疑将对整个信英市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这笔投资是李达康费尽心力争取来的,郭振华岂能轻易拱手让人?
毕友山虽贵为市委书记,但年事已高,晋升无望,即将退居二线。
他深知信英市的未来迟早要掌握在郭振华手中,将来那些老部下还得靠郭振华多关照。
因此这两年对郭振华格外客气,有什么事都是商量着来。
虽然毕友山这一关已经顺利过掉,但郭振华深知盯着铁其昌那五千万投资的人不在少数,甚至可能会有更高级别的领导出面干预。
到那时,他可就不一定能扛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