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官田乡仿佛被彻底唤醒,化身为一个繁忙的大工地,机器的轰鸣之声不绝于耳,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李达康深知,签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后续的跟进与管理才是重中之重。
为此,他精心细化了项目的推进计划,将责任明确到个人,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把关,每一个潜在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发现与解决。
……
为了能够让官田乡的孩子们,在秋季开学时顺利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学校。
高启强不惜成本,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租赁了充足的设备。
十三所学校的改造工程同时铺开,场面蔚为壮观。
对于学校改造的重视程度,李达康丝毫不亚于对铁其昌那五千万投资的关注。
甚至可以说,在他的心中,这份责任感与使命感还要更胜一筹。
因此,他总是隔三差五地前往各个学校的工地,亲自查看施工进度,了解实际情况。
这一天,李达康准备去郑家村的豆制品厂看看,顺道再去学校工地上转转。
得益于官田乡道路状况的显着改善,即便是那些尚未铺设水泥路的地方,路基也已经平整了许多,路况相比以前有了极大的提升,至少开车出行已经不再是问题。
李达康心中暗自思量,等乡里财政状况稍有好转,一定要立即启动“村村通水泥路”工程。
到那时,官田乡的道路将会更加顺畅,百姓的出行也会更加便捷。
然而,当车辆靠近工地时,路况却突然变得崎岖不平起来。
原来,这都是那些运输建筑材料的大卡车频繁往来所致。
车辆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颠簸不已。
上次李达康交代党政办主任苏志国尽快更换新车后,苏志国雷厉风行,第二天就派人前往市里选购新车。
经过一番挑选,最终花费了二十多万购买了两辆八成新的桑塔纳轿车。
这两辆车车况极佳,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否则,如果还开着那辆老吉普车来这种路况复杂的地方,恐怕早就抛锚了。
当车辆缓缓驶到青山小学的工地时,不远处就有工人在忙碌地施工。
苏武将车稳稳地停在了开阔地带,随后,李达康与郑世俊一同下车,朝着施工区域走去。
……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高启强从各个学校开工的第一天起就几乎吃住在工地。
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否则他一般都不会回县城。
只有这样,他才能对得起李达康对他的信任与期望。
由于十三所学校同时开工,高启强不得不奔波于各个工地之间。
今天,他刚好也来到了青山小学的工地上。
只见他头戴安全帽,夹着公文包,身后还跟着几位手下,在工地上来回巡视。
这时,高启强身后一个身材高挑、气质出众的年轻女子轻声提醒道:“高总,好像是李书记来了”。
这位女子是高启强新招的秘书,还是一位大学生。
她主要负责协助高启强处理强盛集团的一些日常事务。
毕竟,高启强和他手下的团队成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行政人才。
高启强闻言转头望去,果然发现李达康正朝这边走来。
他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带着一行人迎了上去。
“欢迎李书记前来视察工作,领导辛苦了!”。
“高老板也在啊?我是路过,顺道过来看看”。
李达康微笑着回应道。
李达康不经意地瞥了一眼高启强与女秘书之间的眼神交流,心中暗自揣测两人之间或许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情愫。
然而,这是高启强的私事,李达康自然不会过多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