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李达康迅速行动起来,着手部署相关事宜。
他决定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蔬菜基地的前期规划、选址、土地协调以及后续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
为此,李达康特意找来了乡长毛云刚进行商议。
“毛乡长,快请坐”。
李达康边说边递了一支烟过去,显得格外亲切。
“书记,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毛云刚的态度极为恭敬,完全没有身为二把手的架子,仿佛自己就是李达康的得力助手一般。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达康在官田乡的威望与日俱增,甚至有人戏称官田乡已经变成了李达康的“一言堂”。
然而,对于这样的说法,李达康却从不以为意。
在他看来,凭借自己前世积累的经验,他完全有能力带领官田乡迅速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定程度的“一言堂”反而更有利于工作的推进。
毕竟,如果每当他想要有所作为时,都有人站出来唱反调、拖后腿,那他哪里还有精力去搞发展呢?
恐怕所有的精力都要耗费在无休止的内斗上了。
李达康深知,时间和成绩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现在官田乡的人已经习惯了听从李达康的安排。
特别是在铁其昌五千万投资项目成功落地之后,大家对他的信服程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官田乡政府的这群人来说,李达康的指示就是行动的方向,他们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毛乡长,是这样的……”。
接下来,李达康便把准备建设蔬菜基地的事情跟毛云刚说了一下。
毛云刚听了之后一愣,前几天他刚好去县里培训去了,今天才回来,所以对于农业大学专家来的事情并不清楚。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书记,这是好事啊!咱们乡里的农业一直没能发展起来,这蔬菜基地要是建成了,肯定能带动乡里的经济,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
李达康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打算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由你来当这个领导小组的组长,全权负责蔬菜基地的相关工作,有没有问题?”。
毛云刚连忙摇了摇头:“没问题,书记,您放心,我一定把这件事办好”。
“不过这组长还是您来当比较好,我当个副组长协助您工作就行了”。
毛云刚知道这蔬菜基地一旦建起来,政绩肯定小不了。
如果能当上这个领导小组组长,那对于他来说好处是很大的。
不过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是李达康带来的,他可不敢跟李达康抢功,不然袁凯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
毛云刚下来之前,袁凯可是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要是他敢给李达康添乱,第一时间就会把他调走。
他在官田乡的定位就是当好李达康的助手,只要不搞事,安安稳稳就能混政绩。
李达康也大概知道毛云刚心里在想什么。
再说了李达康也不缺这个领导小组组长的名头,只要蔬菜基地建成并且收获效益了,到时候,谁还不知道这是他李达康的功劳?
李达康之所以让毛云刚担任领导小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