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领导来视察,除了清水净街,大扫除之外,控制上访人员,消除各种隐患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一系列的前期表面工作都必须落到实处,谁也不想在上级领导视察期间出现什么岔子。
上次电子厂的项目签约的时候,虽然来的卢副省长,级别要比这次来的市委书记毕友山高。
但老话说得好,“县官不如县管”。
毕友山作为市委书记,手中可是直接掌握全市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官帽子的。
虽然他没几年就要退了,但毕竟人家现在还在位不是,该有的场面和尊重那是必须要有的。
谁负责接待,谁负责汇报,谁负责警卫,要走哪条路线,要接见什么人,要说什么话,等等,这一切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领导也心知肚明,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
时间转瞬即逝,星期一悄然而至。
这一天,官田乡政府全体工作人员比往常任何一天都起得更早。
他们穿着即便是过年也舍不得穿的衣物。
以最为饱满的精神风貌,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市委书记毕友山等领导的莅临视察。
整个乡政府内外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乡里的主街道也经过了精心的清扫,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有经验的群众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某位大领导要来了。
在官田乡的历史中,像市委书记这样的领导前来视察的次数可谓是屈指可数。
因此,在之前召开的乡党委会上,李达康果断提出要高规格接待毕友山的到来,以展现官田乡的热情与诚意。
为此,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出动,前往官田乡的乡界处恭候大驾。
这一举动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李达康通过陈斌得知,毕友山偏爱下级的迎来送往,每次视察工作都是前呼后拥,场面壮观。
因此,下面的干部对待毕友山总是毕恭毕敬,远迎远送,不敢有丝毫懈怠。
尽管李达康深知这种行为容易滋生铺张浪费之风,但在官场之中,当你的实力还不足以改变规矩时,那就只能遵守规矩。
不要觉得你有背景就可以目空一切。
千万不要妄图以一个人的力量去挑战整个官场的潜规则,除非你已经掌握了绝对的权力。
就像李达康在官田乡一样,他是一把手,在官田是老大,所以官田乡的规矩李达康说了算。
他说的话就是规矩。
但是现在面对权力和级别都比他大的多的市委书记,那你就只能遵守人家的规矩。
否则,一旦成为异类,必将遭受排挤与打压。
有些领导表面上倡导轻车简从,内心深处却仍偏爱那种被众人簇拥的感觉。
总之,只要态度到位,即便领导不甚满意,也不过是几句批评而已。
但倘若真的对领导掉以轻心,那问题就严重的多了。
李达康有着前世几十年的官场经验,自然不会在这种小节上出差错。
……
得益于乡政府的车辆情况改善,不仅买了两辆桑塔纳,考虑到日常工作需要,加上乡财政越来越宽裕。
所以李达康大手一挥,又给乡政府添置了三辆面包车,其中一辆之前已经交给乡派出所用了。
至于乡政府那辆老式的吉普车,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尘埃了。
现在除非是车子都被用上了,否则话没人看得上那辆吉普车。
所以,此刻十几个乡政府领导乘坐四辆车子,来到乡界处等候,一点都不显得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