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学军让李达康去他办公室谈点事。
李达康无奈只得坐着苏武的车,匆匆赶到了县里。
一看到李达康,曾学军顿时笑容满面的说道:“达康同志,听说你从省里要到了一笔一千多万的修路资金,不知可有此事?”。
李达康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地回答:“确有此事,资金已经直接划拨到了官田乡的财政账户上,这是为了确保资金能够专款专用,直接投入到‘村村通公路’工程中”。
关于官田乡“村村通公路”的计划,李达康早就跟曾学军私下提起过。
对此,曾学军也只能在口头上表示一下支持。
曾学军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随即又换上了热络的笑容:“达康同志,你这可是为安江县办了一件大好事啊!”。
“有了这笔钱,你们官田乡的交通状况将大大改善,对带动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曾学军也没想到李达康竟然有本事从省里要到这么多钱,真是不简单啊,这让他对李达康的能量又多了几分认识。
李达康淡淡一笑,心中却保持着警惕,他知道曾学军此言背后或许藏着更深一层的意图。
“曾县长过奖了,我不过是做了自己分内之事”。
“这笔资金的使用,我会全程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曾学军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那你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或是计划?咱们县里也得积极配合,共同把这件好事办好”。
李达康沉吟片刻,说道:“我会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详细评估,确保工程既高效又实惠”。
“至于具体的实施方案,我会尽快制定出来,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曾学军听后,似乎并不完全满意,但他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换了个角度试探。
“达康同志,你也知道,县里财政紧张,很多地方都等着资金支持”。
“你看,能不能在不影响官田乡公路建设的前提下,给县里其他项目也匀出一点资金来?”。
李达康摇了摇头,态度坚决:“曾县长,我非常理解县里的困难,但这次的资金是专项用于改善官田乡的道路情况的,挪用不得”。
“我们得从长远考虑,只有先把路修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
“与其五指张开,不如拳头握紧,集中力量办大事,到时候把官田乡打造成全省的样板乡,造成的影响更大啊”。
见李达康态度坚决,曾学军也不再强求,转而换上了更为和缓的语气:“你说得对,是我太心急了”。
“那我就全力支持你把‘村村通公路’工程做好,争取早日让全县的交通面貌焕然一新。”
“哦,对了,县一建在修路方面很在行,毕竟是县里的企业,你看能照顾的方面还是要照顾一下”。
“这个没问题,只要他们的技术力量能达标,工程质量有保证,那就让他们参与进来吧”。
李达康对于这事并没有抗拒,正如曾学军所言,毕竟是本县企业,他作为县委领导,支持地方企业发展,也是理所应当的。
更何况“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赶”,刘卫东那边要引荐几个工程老板过来,引入县一建参与竞争也是好事,有竞争才会有压力。
当然,前提是得保证工程质量,不然的话,谁的面子都不好使。
谈话至此,两人心照不宣地结束了关于修路资金的讨论。
李达康起身告辞,心中暗自思量,如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既要推进公路建设,又要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利益纠葛,确保工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