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看看”。
李达康站起身,语气坚定。
即使王国庆不打这个电话,李达康作为一县之长,面对罐头厂工人的困难和诉求,不会坐视不管,更不会回避问题。
刘学斌连忙跟在李达康身后,两人一同走出办公室,穿过县委大院,来到了聚集的工人面前。
此时县委大院外面聚集着好几百人,他们打着横幅,上面写着“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吃饭”等口号。
看着这些横幅,李达康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起来,看来罐头厂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不然的话,这些工人不可能三番五次来县里闹。
正在闹着的工人们虽然看到李达康出来了,但并没有当回事,他们还以为李达康是县政府的普通工作人员。
有人更是高声叫喊道:“我们要见县长,把能做主的叫出来”。
此时有个眼尖的工作人员已经看到了李达康,顿时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
“大家静一静,李县长来了,有什么事可以跟他说”。
听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新来的县长,工人们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虽然他们都听说了县里新来了一个年轻的县长,但谁也不会想到,新县长会这么年轻,看起来还没有一些工人的儿子大。
“你真的是新来的县长?”,一个年纪颇大的工人上前问道。
刘学斌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个大喇叭递给了李达康,李达康接过喇叭,神色诚恳而坚定的说道:“是的,关安县的新任县长李达康”。
“各位工人朋友们,我知道大家聚集在这里是为了罐头厂的工资问题,请相信,县政府一定会高度重视,并且会尽全力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
工人们听后,议论纷纷,有的露出怀疑的神色,有的则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李达康理解他们的顾虑,毕竟这个问题已经拖了很久,工人们的心也早已凉透。
但他明白,此刻最重要的是用行动来证明政府的决心。
这时,一个中年妇女站了出来,声音带着哭腔:“李县长,我们也不是想闹事,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实在是家里等着这笔钱过日子啊”。
“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来这里”。
李达康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大姐,我理解你们的难处”。
“请放心,县政府一定会站在你们这一边,我们绝不会让任何一位劳动者流汗又流泪”。
李达康继续说道:“大家一直聚在这里也不是个事,这样吧,我跟你们一起到罐头厂去,今天解决不了罐头厂的问题,我就不走了,怎么样?”。
听到李达康如此坚决的表态,人群中的情绪开始缓和下来,从最初的质疑逐渐转变为期待。
工人们相互对视,似乎在传递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信任正在悄然建立。
“李县长,如果您真的能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愿意相信您”。
刚才那位中年妇女擦干眼泪,代表众人说道。
周围的工人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李达康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心。
他转头对刘学斌说:“学斌,你立刻联系相关的负责同志,一起到罐头厂去”。
“好的县长,我马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