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晚离开燕城时,还是深秋,到了京都,已是寒冬。
十二月下旬,一行人终于是抵达了京都郊外。马车内春雨将一只白玉发簪插入萧晚刚刚梳好的发髻上,萧晚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怎么都不像是体弱多病之人。
拿起桌上的妆粉,用纤细的手指轻轻点蘸,压在薄唇上一抹,正常的唇色被掩盖,整个人就像一个病秧子。
春雨提起桌上的茶壶将刚刚泡好的茶倒入茶盏中,一手扶着杯身一手托着杯底将茶盏放到萧晚身前“小姐,喝水。”
看着杯中微微荡漾的水,一双杏眼眸光一闪,从匣子里拿出了师父给自己准备的各类药丸,找到了一颗不伤身但让人看起来很是虚弱的药。
冬雪满脸震惊,“小姐,你这是?”
“京都内定是有很多人等着,我得病着才是。”萧晚说道。
“可是此药…”冬雪劝说道。
却被萧晚柔声打断“无妨,此药没多伤身,之后休息一两日即可。”
冬雪便没再阻止。
萧晚将药放进嘴里,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冲淡了唇齿间的苦涩。
马车徐徐驶入城门,街道上热闹的声音呢通过车帘传进萧晚的耳中,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闹声,旁边酒楼上三五少年推杯换盏,慷慨陈词的声音。没人注意到,那城楼上站着一个男子,那男子手里拿着一条女子的巾帕。
揭开车帘,看着外面热闹的人群,萧晚才知道,父亲竭力守护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自己做了一次最正确的决定,轻呼口气。春雨也探出脑袋。
“小姐,京都好多人啊,看起来好吃的也很多。”春雨张望着兴奋说道。
“你呀,就是个馋猫。待会到了可让你饱饱口福。”萧晚宠溺说道。
忽然,一串急迫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然后伴随着马的嘶鸣声和马蹄落地的声响,萧晚的马车被迫停了下来,车前驾马的长易看了一眼来者的行头,不动声色的对马车内的萧晚解释:“小姐,好像是宫里的人。”
萧晚揭帘看到,司马弘文正下马往前走去。
下一秒,阴柔尖锐的声音自车前响起“司马大人辛苦了,传陛下旨意,请大人和县主进宫觐见。”
萧晚无声的勾了勾嘴角,眼眸里滑过不屑,一切不过是意料之中。
街道上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马车上,百姓们低声细语“县主?莫不是那萧将军的嫡女?”
这话一出大多数人的眼光都聚焦了过来,听闻那英勇善战的萧将军的女儿,是一个体弱多病的病秧子。
众目睽睽之下,从车帘里缓缓伸出一双手,只见一个丫鬟扮相的女子先从车里出来,然后转身恭敬的掀开帘子,朝里面伸出了手。
众人的目光随着她的动作一瞬不瞬的盯着马车,只见一只白皙如皓月,纤细如葱支的玉手缓缓的搭在了丫鬟的手上,下一秒只见一个身着白色斗篷的姑娘出来,她的肌肤比雪还要白,如墨青丝挽成简单的发髻,下了马车,萧晚脚步便轻轻晃了几下,捂着嘴角轻咳。身后又一丫鬟拿着手炉出来,递在萧晚手中。
四周顿时响起了一片吸气声,过后是针掉在地上都有声响的寂静。
春雨和冬雪扶着萧晚,来到那公公面前,萧晚一双杏眼清丽如山间碧水,看着那手持圣旨的公公身上。
那是皇帝近侍—福来,自皇帝登基以来,深受皇帝信任。
萧晚作势要行礼,福来连忙摆摆手道:“奴家万不敢受县主的礼。”
听到福来说不需要行礼,萧晚便停下了动作,时不时捂一下胸口,咳嗽两声。
“福来公公,臣女今日实在是无法面圣,路程遥远,身子亏损的厉害,此时面圣也是对陛下的不敬。”转头看向司马弘文,“不若由司马大人先进宫,等臣女先行回府休养,等好些了再进宫面圣谢恩,福来公公,您觉得呢?”
刚说完,便倒在身边的婢女身上晕了过去。
春雨见势连忙说道:“哎呀,这可怎么办呀?小姐晕倒了。”
冬雪也连忙上前行礼,朝着众人说道:“福来公公,真是得麻烦您,我家小姐晕倒了,确实是无法面圣,劳烦您通传一下。”
福来皱眉思索片刻,随即说道:“那奴家回去通传,你们先扶县主回府休息吧。”
福来现在后悔领了这份差事,只求陛下别把气撒在他身上。
以示对大功臣的重视,皇帝不仅要亲自见萧家小女,还请了宫里最尊贵的女人,太后娘娘来接见萧家小女。
太后是圣上养母,性格宽厚,知道皇帝有意给大将军做脸面,当下就答应了下来,还让宫中的几个位分高的妃嫔作陪。
众人还在讨论着萧家小女喜爱什么,什么模样。福来就回宫禀报萧晚晕倒一事。
“晕倒了,可是路途艰辛,受了寒?”太后问道。
“县主身体娇弱,路途艰辛,又遇寒冬,恐是受了寒。”福来说道。
司马弘文奉命护送宝和县主回京,如今还未进宫面圣,人却晕倒了。众妃纷纷扭头看向皇贵妃,那司马弘文可是皇贵妃的嫡亲哥哥。
皇贵妃:“……”
皇帝一直未说话,好端端地突然就晕倒了?
“福来,你去太医院请太医前去好好诊治。”皇帝突然厉声说道。
福来听罢,便朝门口走去,让小太监前去太医院请太医。皇帝出来,福来连忙跟上,皇帝自言自语道:“这么巧吗?”
而后说道:“福来,你去跟着,和太医一起,仔细些。”
福来懂了皇帝的意思,随即退后,前往宫门等待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