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攸宁从衣兜里掏出自己的那份SVIP客人游览须知,和手中另外一份放在一起对比,找出了几个含糊其辞的点。
普通游览须知的这份游览须知的第二条“归云谷山水迷宫内设有多种服务中心,旨在为您提供最贴心的游览服务”,服务中心包括很多种,除了常规的休息站、咨询处以外,售卖土特产或者工艺品的店铺也能算作是服务游客的设施。这一条规则只是告诉客人可以去服务中心,却没有指出哪些店铺属于服务中心的范畴。
再加上第一条“归云谷山水迷宫是大型自然风光景观区,为了保证其环境质量,请您将手中的垃圾丢到对应的垃圾桶中”,正常的游览景点中绝大部分的垃圾都是食品残余,这两条规则放在一起,很容易将客人引入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售卖食品的小商店也是山水迷宫内设立的服务中心。
而SVIP客人游览须知中与之对应的一条却是“归云谷山水迷宫内不会售卖水或餐食,如果您遇到迷宫内出现小卖店或小推车等售卖食物和水的地方,请您不要理会”。
这是第一个坑。
相同的还有很多,例如VIP客人须知中第六条“归云谷面向所有山庄客人开放,不限游览时间,您可以在其中尽情地游玩”,对应的SVIP客人须知中的第四条“归云谷山水迷宫风景迷人,但为了不影响您接下来的活动体验,请您在规定时间(9:50)前抵达迷宫出口”。
在时限上也同样含糊其词。
山庄为了保证SVIP客人的安全,对游览须知做出了这些调整,那反向推断,就能得出惩罚条件。
例如,进入售卖食物的小商店并进行了消费、超出游览时间才抵达出口等等。
她合上两份须知,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两个副本中还没有出现错误规则或者矛盾的规则。玩家手上的这一份须知也没有错,只是模糊了一些关键的线索。
“走了小姜!”
莫玲玲在山水迷宫的入口处冲她不停地招着手。
姜攸宁揣好两份须知,此时已经有不少同事走进迷宫内,她快步上前站在门口朝内看,枯木做成的大门后并没有其他同事的身影。
她拉住了想要进去的莫玲玲。
“怎么啦?”
恰好此时有其他同事结伴准备前往大门处,姜攸宁便拉着她站在一边,目送着这几位同事走进山水迷宫。
前脚刚走进大门,后脚空气宛如流水一般荡出涟漪,同事的身影随着水波一同消失在眼前,只留下平静如初的迷宫大门。
而刚刚进去的同事同样也失去了踪影。
这……
难道迷宫大门后的地方并不是在门口所见到的场景?
这就难办了。姜攸宁不动声色地摸摸下巴,迷宫大门口像是带着传送阵一样,归云谷的占地面积又很大,她不能保证通过大门后能和玩家落在相同或者相近的地方,也就没办法保证能够把握玩家的动向,这不利于她完成任务。
但是停留在原地等玩家一同进入又显得过于刻意,先不说会不会引起玩家的注意,她的身边还有个莫玲玲,说不定会先一步引起莫玲玲的怀疑。
这个方法并不可取。
那能怎么办呢?
姜攸宁的视线无意识地游移,直到挪到了另一个角落上两个体型悬殊的身影上。
踏进山水迷宫,眼前的景象如同镜花水月一般缓缓消散,出现在姜攸宁面前的是和门外截然不同的画面。
竹林、流水、小桥,如果忽略昏暗的天色,真是好一幅江南春景图。
刚刚进来之前天色有这么昏暗吗?
姜攸宁抬起头透过茂密的竹林看向天空,天色阴沉,阴云密布,仿佛即将要落下倾盆大雨一样。她记得在进入山水迷宫之前,天色虽然灰暗,却没有聚集这样厚厚的云层。
难道山水迷宫里改变的不仅是环境,还有天气吗?
“哇小姜,我们的运气真不好,怎么一来就遇到快要下雨的天气!”莫玲玲捂着脸大呼小叫,“快快快,我们快点去找个地方避雨,看样子待会就要下大雨了。”
她拽住姜攸宁的胳膊,拉着她直冲冲地朝着一个方向跑去。
姜攸宁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觉得胳膊先是一阵酥麻,随后就毫无知觉,被牵扯着跌跌撞撞地朝前方跑去。
等……
她艰难地想伸出手拉住莫玲玲。
我其实……能自己跑的!
明明莫玲玲也是第一次来到丽海温泉山庄,应该对山水迷宫一无所知才是,但不知道是不是身为怪谈NPC的直觉,她竟然真的带着姜攸宁找到了一处可以避雨的竹屋。
竹屋四周有溪水环绕,屋前屋后都有一棵槐木,两棵槐树的树盖相互缠绕着生长,彻底将竹屋遮蔽,竹屋的檐下挂着两个竹制的风灯,房门虚掩着,风一吹便开了。
槐树,木中之鬼,属阴,常年吸取阴气而生。姜攸宁看过不少类似的民间故事或者小说情节,不管是屋前屋后栽种槐树,都容易招来不祥之物,更何况这间屋子……不仅前后都有,而且树盖相连缠绕,遮天蔽日,只怕就算是天气晴朗,竹屋内也难有阳光进入,更别提现在天色昏暗,大雨将至。
不过……
姜攸宁隐晦地看了眼自己身边正在朝四周不停张望的莫玲玲,默然,她身边都跟着个怪谈同事了,再多遇见几个鬼,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吧。
此时一道电光闪过,劈亮了昏沉的天,紧接着天边雷声大作,仿佛就像在耳边炸开一样。
雨要来了。
“走吧。”莫玲玲拉着姜攸宁上前两步,推开竹屋虚掩的大门。
姜攸宁来不及阻拦,也没理由阻拦。一路走来,空气中的湿度越来越高,头顶乌云密布,刚刚天边又有雷电闪过,无一不印证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她来不及去找下一个能避雨的屋子了,再说也不一定能够找到。这间竹屋虽然看上去有些阴森可怖,但确实是眼前唯一的避雨之所。
只能将就着用了。
姜攸宁提起心,抬脚迈进竹屋。
竹屋不算大,只有一间堂屋一间卧房。堂屋不算大,只摆了一张竹桌子和两把竹椅子,正对着大门的竹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堂屋的左侧是卧房,卧房比堂屋更加狭小,勉勉强强砌了一张不算大的炕床,床尾则是一个直通到房顶的大柜子,窗台上摆着一面小小的梳妆镜,正对着床铺。
炕床?姜攸宁推开卧房门的手一顿,整座屋子是用竹子制成的,很明显的南方风格,古时南方多睡床,而北方多砌炕,那为什么一间明显是南方风格的小屋子里会莫名其妙在卧房里搭一个格格不入的炕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