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木门被风刮开。
院内悬挂的灯笼在风中摇晃,照得地上、墙壁上一片惨绿。
姜攸宁先一步抵达和风院,此时已经在院内坐下了。她的身边除了莫玲玲外,就只剩下陪同前往的两名工作人员。
不知道是不是白天太疲累的原因,自打姜攸宁进入和风院后就觉得脑袋昏沉,还时不时有几丝尖锐的刺痛传来,仿佛有根针扎着她脑子一样。
她下意识地揉了揉太阳穴,打起精神来四处打量着院内的摆设。
设有舞台的别院和白天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同便是中央的舞台似乎看上去更大了一些,两侧原本是乐师鼓乐的位置此时换成了两列高大的摆件,红布从头遮到脚,看不清里面的东西。
和风院夜场的工作人员看上去很是不一样,他们穿着统一的黑白制服,衣袍盖住了四肢,双眼缠着黑布,裸露出的脸庞像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脸上面无表情,在惨绿的烛火下,显得格外诡异。
夜场人员将姜攸宁几位引到舞台最中间的位置坐下,随后递上了四份纸张。
姜攸宁接过纸张的第一反应是触感细腻光滑,借着头顶的烛火,她的手指轻轻摸索着,随即低头去看手中的纸。
纸皮是淡淡的肤白色,背景是和风院的红瓦灰墙琉璃灯,她轻抚过纸张印刷上的背景图,指尖触碰到红瓦时,察觉到手指上似乎传来一些黏腻的感觉。
是颜料沾到手上了吗?
姜攸宁指尖略微摩挲着,很快否决了这个猜测,她抬起手将手指凑近鼻尖,淡淡的血腥气钻进鼻腔。
果然。
她心下了然,抽出纸巾擦干净手后,手指便只捏着纸张空白之处,低头查看纸上的文字。
和风院民俗表演夜场游客守则
1.请您时刻牢记并遵守夜场游客守则。
2.认真观看表演。
3.表演开始后,游客不得离开座位。
4.灯光照到时,请第一时间起身。
5.木偶没有眼睛,有眼睛的不是木偶。
6.烛火永远不会熄灭。
比起和风院外张贴的那份游客守则,眼前这份夜场守则要更加难以理解一些,虽然不多,但守则内容十分费解,特别是最后两条。
“木偶没有眼睛,有眼睛的不是木偶”。
“烛火永远不会熄灭”。
姜攸宁默默念着这两条奇怪的守则内容,一时间猜不出来它们的作用。
她合上夜场守则,视线投放到场内其他座位上,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舞台下的空位也逐渐被填满,只剩下个别几个座位上暂时还没有游客坐下。
夜场和日场不一样,日场的位置是游客自己选择的,而夜场则是由工作人员带领入坐。
姜攸宁扫过全场,心中有了一些猜测。
场内余留下的空位恰巧都分散在游客中间,一个空位的前后左右一定都有游客坐下,这个位置,会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她暗暗记下这件事。
两位玩家也跟在客人群中进了场,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两个人被安排在了第一排,正对着舞台的位置。
按亮手机屏幕,光线昏暗的情况下,手机自动亮度调节到了最低一档,姜攸宁扫过屏幕,距离22:00夜场开场,还剩下不到两分钟。
她看了眼身边的莫玲玲,自从刚刚进入和风院后,莫玲玲就变得沉默了很多,独自端坐在自己右手边的座位上,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还空无一人的舞台,一言不发。
而陪同前来的两名工作人员也和莫玲玲表现差不多,沉默着,唯一不同的是眼珠里还带有一丝神采。
像是察觉到姜攸宁的目光,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僵硬地转过头来,灰蒙蒙的瞳孔里映不出姜攸宁的身影,工作人员牵扯着嘴角,露出一个微笑。
姜攸宁收回视线,很明显和风院的夜场不对劲,哪怕表演还未开始,光是坐在这里都会对怪谈产生影响。
当然,对她自己也有影响。
趁着此时还没有开场,身边的莫玲玲和工作人员又没有关注自己,姜攸宁借着弯腰系鞋带的功夫,低头从系统背包里取出提前倒在小瓶子里的茶汤,悄悄饮下。
温热的茶汤入口,脑袋那股昏沉又夹杂着刺痛的感觉总算消失了。姜攸宁也松了口气,重新端坐在座位上。
借着场内惨绿色的灯笼烛火,姜攸宁注意到每位客人被带到自己的座位上时都从领路的夜场工作人员手上接过一张纸,想想应该是夜场守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