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给老妈办理农转非。
一九五八年十月份之前,必须让老妈和弟弟妹妹逃离农村。
王振华没心情结婚,笑着道,“我才十八岁,结婚这么早干嘛?”
“这还早?”董秋兰急切道,“小五家的闺女都两岁了,再过两年,那闺女都能喊你大爷了。”
社员王小五,今年也是十八岁,只比王振华小两个月,他的闺女都两岁了。
董秋兰更加严肃,“孩子啊,以前家里没钱,现在家里有钱,你也该娶媳妇了。”
王振华摇摇头,“娘,我这次跟韩雅的进展很大,我有把握把她娶到咱家。”
“真的?”董秋兰小声道,“韩雅是四九城的,人家还是大学生,她看得上咱家吗?”
“娘,看不起谁呢?”王振华笑道,“看不起我?还是看不起自己?咱们的日子比别人差?”
“这倒也是。”董秋兰笑了,“咱家的日子比以前好太多,现在村里的人都夸咱家呢。”
说到这,董秋兰昂起头,最近这段时间就像做梦,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突然,她愁眉苦脸,“有人嚼舌根,说你身体有问题,所以有钱都不结婚。”
“哪个王八蛋胡说八道?”王振华有些懵。
“我也不知道。”董秋兰冷笑,“如果被我知道是哪个混蛋乱说,老娘就跟他拼了。”
“不至于。”王振华笑着道,“娘,你就别操心我的婚事了,我自己处理。”
董秋兰摇摇头,反问道:“你说得轻巧,儿子的婚事,当娘的能不操心吗?”
王振华无言以对,当娘的怎么可能不管儿子的婚姻大事?
不过,他现在确实没时间考虑儿女情长。
姥爷和三大爷都说了,只要羽绒服大卖,村委会肯定会排挤他。
羽绒服必须要做好,同时还要应对王大山等人的背叛。
“娘,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别再给我安排其他事了,好不好?”王振华笑着道。
“好吧。”董秋兰说道,“我知道你很忙,但婚事不能拉下,这是人生大事。”
王振华抬头看见陈蓉出现在远处,她向这边看了两眼,加快脚步回自己家。
“唉!”董秋兰叹气,“那孩子真可怜,多少的姑娘,嫁给街溜子王鸿威算是糟蹋了。”
王振华疑惑道,“王鸿威打媳妇是家暴,村里为啥不管教王鸿威?”
董秋兰摇头,“清官难断家务事,支书村长都骂过王鸿威,屁用都没有。”
“支书也报过警,乡里和县里的公安都调解过,都是批评教育,还是没用。”董秋兰补充道。
娘俩路过王鸿威的家,王振华停住脚步,看着两间又矮又破的茅草屋。
“振华,别管他家的闲事。”董秋兰拉着儿子离开。
娘俩回到家,弟弟妹妹看着五斤猪肉流口水。
“大哥,我想吃红烧肉。”王振东眼里都是哀求。
“大哥,咱们包饺子。”王晓莹可怜巴巴看着大哥。
董秋兰舔舔嘴唇道,“振华,娘也想吃饺子,你去王伟家买点白菜。”
弟弟妹妹马上开始手舞足蹈,“大哥,咱们吃饺子喽,吃饺子。”
王振华揉揉他们的脑袋,转身去支书家,路过王鸿威家,他又停住脚步。
看见从红薯窖里冒出一个竹篮,里面装满红薯。竹篮上下起伏三次,终于放在窖口外。
接着,陈蓉爬出红薯窖,脸憋得通红,浑身都是泥。
她看见王振华,扭头看看堂屋门,拿着两个红薯跑到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