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没出现的时候,毛彬煽动大家去王振华家绝食,其实就是打嘴炮。
他知道这些股东不敢去闹王振华。
王大山的二十块钱打水漂,儿媳妇改嫁,他都不敢去闹王振华。
无他,就是因为王振华占理”。
他是鸭鸭的职工,就应该给鸭鸭谈出口订单,不帮小黄鸭也很合理。
因为那是吃里扒外,如果他帮了,就无法在鸭鸭立足。
外商提高订货量,鸭绒优先供应鸭鸭,小黄鸭拿不到鸭绒只能破产,这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股东们都知道自己不占理,闹王振华就是无理取闹,鸭鸭不会坐视不理,公安更不会坐视不理。
毛彬也不傻,私下里可以打嘴炮,见到真人就得装孙子了。
他不敢得罪如日中天的王振华。
“振华老弟,振东和晓莹真的要农转非?为什么啊?”他谄笑道。
王振华看他卑躬屈膝的模样,想到了影视剧里喊太君的汉奸。
“我妈拿下了出口订单,属于是重大立功,政策奖励她的未成年子女农转非。”
“未成年子女?”毛彬追问,“你已经成年,所以没你什么事,这不是白忙活吗?”
“怎么能说白忙活呢?”王振华说道,“父亲没了,长兄就是父亲,我有责任照顾弟弟妹妹。”
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盯着兄妹三人,眼里都是羡慕。
农转非是更好的生活吗?
当然是,哪个农民不想吃商品粮?哪个农民愿意一辈子待在农村?
此刻,毛彬想年轻三十岁,想想董秋兰当儿子。
如果能吃商品粮,村长和厂长都是狗屁。
毛彬道,“振华弟弟,振东和晓莹一个月领多少粮食?”
王振华回道,“四到八岁的孩童,每个月分配二十四斤粮票。”
说到这,他有些自豪。
他和老妈可以拿六十斤粮票,弟弟妹妹四十八斤,加起来就是一百零八斤。
如果有足够的钱,就能去粮店买一百零八斤粮食,不用担心挨饿。
关键是,城镇户口可以买到大米等细粮,在农村只能吃玉米、红薯等粗粮。
想起大米饭和小麦馒头的味道,众人更加羡慕,心中都在懊悔。
如果当初他们不背叛王振华,外汇订单就是小黄鸭的,被升级成国营工厂的也是小黄鸭。
他们就能成为国营工厂的工人,就算变不成商品粮户口,也能拿到粮票和工资,也能吃几口细粮。
一时间,现场气氛十分尴尬。
王振华看着他们,基本都是从开始就跟着他入股的人。
他摇摇头,“投资入股有风险,有赚钱就有赔钱,哪有稳赚不赔的生意?”
毛彬急切道,“振华说得对,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你们不要再闹事。”
说着,毛彬挥挥手,“都回家去吧,该干啥就干啥。”
平时这些人提起王振华,都是咬牙切齿,恨不得吃王振华的肉。
现在呢,王振华就站在他们面前,他们比乖孙子还乖,屁都不敢放一个。
王大山走到王振华面前,道:“晓莹前几天是不是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