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奏折的上官霁脑海里突然响起“宿主,我回来了。”
[小6,你终于升级完了,你不在我都感觉缺少了点什么]
“嘿嘿,宿主,这次升级我可是拥有最高的权限,不过系统商城的东西有的还是不能出现在这个生产力很低社会;但是我可以检测这一块大陆了,不用直接搜名字或者看人了,而且你表现的很优秀,主神大人说,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你先考虑考虑吧”
[好的,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需要许愿的,小6,你说我改名字箫霁去招人造反怎么样?]
“啊,宿主,你造反改名字,等到时再说你是上官霁到时百姓不感觉你骗他们吗,还不如直接报名号。”
“再说了,你造反和带兵打过去有什么区别,”
[也对,是我思虑不周了,你先帮我兑换一些水,夜里给那些善良的百姓,先保住他们的性命,等过两天殿试结束,这边安排好,我们就去北境]
[不过,既然皇子们不救人,那咱们今晚就去拿钱,到时也好救人]
“宿主,你空间里的钱,都单独占个空间位置了,”
[你不懂,作为一个华夏后代,每个人都有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永远感觉钱不够花。]
“行吧,反正也是做好事,到时你肯定又是修路,推广高产种子”
[小6,我发现你这次给我的感觉不像一串代码了哎,你是不是能感知拥有人类的情绪了呀]
“不知道呀,我都是看动画片还有你和别人的对话”
[欧了,这样也好,对了,你看下大夏为百姓做事的好官还有多少,名单给我一份呀]
“好的,宿主,给你放桌子上了”
[谢谢啦]
“不客气,宿主。”
议政殿
此刻都是笔与纸书写的摩擦声。
上官霁坐在高位,其余人站着,看着殿内200多位的学子答题,其中还有30多名女子。
[6啊,这些人里哪个适合做官,你可能检测或者系统里面的技能识别出]
“宿主,有的啊,慧眼如炬这个技能可以帮你看出这个人的潜力值”
[哈哈哈,小6,这个技能好,来,兑换下]
“宿主,已兑换”
使用后,上官霁明显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头领不仅有善恶值,还有每个人的六边形分析。
看到这个情况,上官霁勾了勾唇角。
殿试一天的时间,闲的无事,就让小6一个一个说了考生的情况,坐着都感觉累,别说这些人一边坐着,这边还要动脑子,动手了。
随着一声时间到,响彻大殿。也打破了上官霁与系统的沟通。
学子们有的胸有成竹,有的懊恼,考后症状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在等待命运翻身的那一刻。
上官霁没有让人当场宣布结果,而是让那些考生全部回去。
大臣们有疑问,也没有当场请示,等考生全部退出,礼部尚书蒋中丞才站出来说:“皇上,这样会不会于礼不合?”
“没事,现在你们所有人看这些考卷,来评一下名次。”上官霁又接着说:“来人,给众位大臣搬个凳子,别累着。”
没一会太监们就把凳子搬了上来,这也是第一次所有人一起阅卷,最终前三还是上官霁决定出来的,第一名是一位女子,陈叶!
“蒋大人,明日就把榜单公布出去,另外为防止有人有异议,把前20名的试卷,命人抄录,一起张贴出去,让所有人都看下。其余事项你们就按照往年一样的安排吧。”
“另外一会六部尚书一起随朕到御书房议事,其他人没事就回去吧,毕竟陪了一天”上官霁说完就走了。
六部尚书和小桂子紧随其后!
其他人也晃晃悠悠的出宫。
还在讨论:“你们说,这次状元是一名女性,是不是皇上故意为之”
另外一人用胳膊肘捅了一下说话的人:“瞎说什么呢,榜单没有对外公布,你不想活了。”
其他人听话这话,对呀,皇上可是说一不二的主,都离那个人远了一些。
御书房
上官霁直接单刀直入:“各位爱卿,朕接到消息,大夏大旱,目前规模已有一半疆土,受灾人数已达1000多万人,各位有何看法?”
几位大人则是心里搁愣一下,他们都没有接到消息,尤其是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两人,心里发慌。
兵部尚书汪永达赶紧上前请罪:“皇上恕罪,臣确实没有接到前线的线报。”
吏部尚书也连忙请罪:“启禀皇上,臣这边也确实没有得到北境周围县的奏报。”
呵,他们估计想的就是,不是他们的责任就不用管,也不会惩处他们吧。
没有动作就不会有错,就能一直坐在那个位置,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恶的!
“好了,朕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是想问问你们的看法”上官霁如实说道。
工部尚书余建最近与上官霁打交道比较多,之前说:“皇上,古人云,大旱必有大涝,之前皇上让工部修筑堤坝,目前已完成一大半了,还是皇上有先见之明。”
上官霁摆了摆手:“不是朕有先见之明,而且朕了解前朝官员的作风,每年都会大涝,官员贪污,堤坝质量肯定不过关。”
又问“汪大人,你这边没什么想说的嘛?”
兵部尚书汪永达直接说:“皇上,臣愚钝,实在不明白,大旱,大涝和兵部什么关系?”
上官霁气笑了,说他老实吧,确实实话实说。不老实吧,能做到兵部尚书,也许就是做事能力强吧。
心里叹了口气,看来他们没有统一的想法呀。
直接说:“大夏此刻大旱,皇帝年纪大了,皇子们争储,不顾百姓死活,你说你兵部要干什么?”
几位尚书心里又是一颤,这次有点热血沸腾的感觉。
汪永达直接弯腰行礼:“皇上是要发兵大夏,解救百姓,一会臣回去就部署。”
上官霁点了点头直接吩咐:
兵部这边直接命令“西境军原地不动时刻盯着大魏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们偷袭。吴达和箫辰的5万大军,作为机动,随时增援西境和北境。
至于北境军,朕亲自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