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抹神秘而深邃的深蓝好似拥有生命,此刻正以一种近乎于呼吸的韵律缓缓扩张又悄然收缩。
它像是宇宙间最古老的眼眸,静静地凝视着世间的沧桑变迁,每一次律动都伴随着阵阵低沉雄浑的浪潮之声,那声音从岁月的最深处传来,携带着无尽的故事与奥秘,冲击着周围无形的空间。
而在那深蓝的表面之上,光影如梦似幻地变幻着,一幅幅画面如同走马灯般闪现,虽被一层薄纱所笼罩,模糊不清,却难掩其背后惊心动魄的过往。
细细观瞧,那大概描绘的正是人与灵之间漫长且曲折的历程。自远古起,人类便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不愧被称作灵的融合者,他们凭借着与生俱来的灵性感知,与灵交融共生,汲取着超凡的力量,缔造出一个又一个传奇。
然而,时过境迁,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在严苛冰冷的规则桎梏之下,人类前进的步伐逐渐沉重,失去了往昔自由蓬勃发展的可能。但顽强的人类怎会轻易屈服?
在这方看似被规则划定边界的地界,他们的智慧与勇气如燎原之火,熊熊燃烧。即便前路荆棘丛生,面临绝境,他们也毫不退缩,硬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奇思妙想,从密不透风的荆棘丛中,踏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崭新道路。
曾经,人类被动地接受灵所赋予、并固化为规则的使命,如同提线木偶般循规蹈矩。但如今,他们学会了审视规则、钻研规则,进而巧妙地利用规则,以最平凡脆弱的血肉之躯,撬动着超凡的力量,施展出近乎神明的伟力。就这样,他们在宛如囚笼的现实困境之中,生生开辟出一条看似没有尽头、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
但命运总是残酷地提醒着人类的局限,他们终究只是血肉凡躯,与世间万物生灵一样,承载着与生俱来的生老病死,被注定的寿命时刻悬于头顶,宛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且,有限的记录手段也如同枷锁,使得那些人类在探索中开拓出的一条条充满希望的岔路,即便曾绽放光芒,却终究如昙花一现,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消弭,只留下些许残痕供后人凭吊。
可即便如此,当后人翻开那一幅幅尘封于岁月深处的画卷时,又有谁能否认,那些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绽放的一道道转瞬即逝的烟火,是何等的绚烂夺目,令世间生灵无不感慨动容。
在这无数闪耀的瞬间之中,有一个名字熠熠生辉,他就是陈十一的依仗,如传奇般的存在 —— 尼古拉?特斯拉。
他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即使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那一朵朵竞相绽放的烟火之中,也依旧耀眼得让人无法直视。
就如同此刻,从他手中流传下来的这一道电磁波动,化作一道划破时空的闪电,带着超越时代的震撼。
它所蕴含的力量与奥秘,已然远远超出了现有人类的认知边界,那种强大与深邃,让人不禁联想到古籍中所记载的仙人,以超脱凡俗的规则之身,潇洒自如地行使着无上权柄。
从某种超乎常理的意义上来说,这般惊世骇俗的力量,似乎已经影响到了此方世界微妙而脆弱的平衡。
它所引动的能量层级之高,已然超越了人类所能承载的极限,乍看之下,实在是离谱至极,让人难以置信。可当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理与运行机制时,却又不得不惊叹于特斯拉的智慧 —— 他所运用的每一个手段,每一步推导,都合乎逻辑、顺应规律,没有丝毫突兀与牵强之处,因此被严苛的规则所默默承认,这股强大到逆天的力量,也被规则所接纳、所允许。
或许,纵观这几千年来的悠悠岁月,尼古拉?特斯拉已然是除陈十一外,距离那遥不可及的规则最近的人。
然而,看似近在咫尺的距离,实则却如天堑鸿沟,人与规则之间的这一丝细微差距,比天与地的遥隔更加令人绝望。
即便特斯拉掌握了如此震撼天地的力量,却依旧无法挣脱来自生命本身的束缚。最终,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孤独地陨落,一人独自在那座寂静的旅馆角落,悄然闭上双眼,结束了传奇而又略带遗憾的一生。
那如梦如幻的画卷好似被微风轻轻吹散,缓缓消散于无形之中。
而那一抹神秘的深蓝,散发的波动也渐渐趋于平缓,缓缓减慢,直至最后,它仿若一位经历了无尽沧桑后疲惫熟睡的旅人,安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只是那若有若无的生之气息,仍在悄然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等待着下一次被唤醒的契机。
...
在那时间失去了它原有的刻度,变得无法用任何钟表去精准规定;空间挣脱了维度的束缚,难以用寻常的标尺去清晰界定的神秘而又混沌的须臾之间,一本拥有未知气息的“书”静静“悬浮”在那里,那“厚度”更是让人捉摸不透,似蕴含着无尽的知识与秘密,其中“一页”悄然“浮现”,“画面”徐徐展开:
一座奇异非凡的塔台跃入眼帘,它静静矗立在一座平缓的山坡之上。
山坡上的青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低语着塔台的过往,与塔台的冷峻坚硬形成鲜明对比。
目光向远方延伸,恰逢地平线上那轮初升的太阳,正以一种磅礴而温柔的姿态,将第一缕晨曦光线无私地洒向大地。
借着这金色光辉的照耀,塔台那神秘的外观得以完整地呈现在眼前。
之所以称其怪异,是因其塔身构造极为独特,下方密密麻麻地交错着各种金属支架,这些支架以一种精妙绝伦却又让人费解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最终在下半身构成了一个类似于圆台的稳固构架,为塔台筑牢了根基,使其稳稳扎根于这片土地。
细细打量,这座塔体高耸入云,约有 187 英尺,换算之后约 56 米,大致相当于二十层现代高楼那般巍峨耸立,直插云霄,让人不禁仰望赞叹。
而铁塔顶部更是别具一格,一个直径达 68 英尺的半球型圆顶突兀而又和谐地坐落其上,在晨曦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峻的金属光泽,好似一只洞察天地的巨眼,默默注视着世间万物。
走近观察,便能发现塔台的金属构造略显简陋,焊接处的痕迹还清晰可见,部分支架甚至有些粗细不均,显然它并没有达到完全竣工的状态。
然而,塔身之上那些许斑驳的纹路却又分明在诉说着另一个故事,这些纹路仿若岁月的皱纹,铭刻着过往的风雨侵蚀与使用痕迹,显示出这座塔已然悄然投入使用了一段时间。
尽管此刻站在它面前,满心好奇的人们却无从知晓,这座神秘的塔台究竟在进行着何种前沿试验,其本身又具备何种惊世骇俗的功效,一切都隐藏在这冰冷的金属躯壳之后,等待着有心人的探索与揭秘。
再将视野拉宽,凌晨时分,天刚蒙蒙亮,大地还笼罩在一层薄纱般的雾气之中。
塔台脚下,紧挨着的一座座低矮房屋也随之显现出来。这些房屋清一色都是人类为了就近生活起居而建立的平房,砖石结构简单质朴,屋顶的瓦片错落有致,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让人能很直观地知晓这里曾经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居所。
但此刻,一种异样的寂静却弥漫开来,本该是人们早起忙碌准备早餐,炊烟袅袅升起的温馨时刻,放眼望去,这片片房屋却全都是处于晦暗当中,门窗紧闭,没有一丝烟火气息,被时间定格在了某个荒芜的瞬间。
整体审视这片人类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目的而精心建立的居所,如今却呈现出这般衰败废弃的模样,究竟是遭遇了怎样不可抗力的天灾,还是因为某种复杂难测的人祸?
是试验失败后的无奈撤离,还是资源枯竭后的被迫迁徙?
种种疑问萦绕心头,让这片废墟愈发显得神秘莫测。
但不久之后,原本平静地照亮这片荒芜居所的晨光之中,却毫无征兆地涌入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色彩。
那是一种极致纯粹的银白,仿若由最纯净的星辰之光凝练而成,刹那间打破了清晨原有的静谧与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