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在一望无际的平地上,划出一片地方来画了一个九宫格那样,闭眼望过去的最前面的是123,后一排是456,最后面是789,建筑材料就放在了7的位置,这批粮食放在了4的位置。
这还是沈美如自己划分的地方,毕竟在一片无边际的空间内太容易迷失方向了,防止后期太多东西会忘记,另外还有9的位置也已经被使用了,放着的是自己回家前收的生活用品和其他东西,这些还没有分类,也就堆在了一起。
收完这个大豆之后,接着收土豆,玉米,小麦,大麦,燕麦... ...
赵南生看见两人正忙,就自己转转,顺便看看角落里那些奇怪的木箱子里装了什么。
好不容易打开箱子,一声惊呼忍不住说出口!
木箱子装的是木仓!
好多木仓!
赵南生虽然不认识木仓的类型,但不妨碍他喜欢呀。
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把狙击步枪,上面还有因保护需要而擦的油,死沉死沉的,赵南生心跳都快了几分,这触感这重量绝对是真家伙!
沈美如和孙钊听到赵南生的惊呼,赶紧过来查看,结果看到地主家的二傻子正捧着一把木仓在傻笑。
孙钊知道国人没摸过木仓,第一次见难免激动,这些都是还没有上膛的,倒也不怕走火。
“这支是目前最顶尖的一把高精狙,叫CS/LR4,我拿货的话是五万美元,配了实弹五十发,每枚子弹二十美元。”
赵南生看着这些家伙,听着孙钊的介绍,恨不得当场和孙钊砍鸡头拜把子。
不过沈美如听着倒是有疑问,“只配五十发的子弹会不会有点少?”
孙钊说:“其实子弹倒是可以拿多一点,但是没有意义,这样的高精狙对精度的要求很高,每一次开木仓都会对木仓体有损耗,这样的高精狙寿命可不长。”
小夫妻两个了然地点点头。
孙钊又打开另外一个箱子,这里面的是手枪,孙钊拿起一把看了看,开口道:“这把手枪比较适合我们回国后使用,54式的7.62毫米手枪,这种枪结构简单又比较耐用,有效射程在50米左右”。
(其实这款是我国仿前苏联的经典枪型,也是我国在建国后第一款正式装备部队的制式武器,作者对国外的枪支了解不深,本文里大部分都是我们自个国家的枪支知识。)
不止这一个箱子,旁边那个箱子打开也是这款枪型,“我一共要了26把,子弹比较多要了五万发,演习专用弹也要了两千发,够我们使用的了。”
赵南生点点头,他们又不准备去打劫,只用于防备的话是够够的了,看着还有好几十个箱子,又问道:“那这些是?”
孙钊没有打开,而是拿出在门口的那个文件袋,打开后选出其中一张纸说道:“还有77和64各13把,79微冲13把,喷子13把,95突击步枪13把,88狙击13把,54金色银色各13把,转轮,洛洛克,沙漠之鹰,AK系列和散弹这些,配了各型号的子弹都有一千发,另外还有一些消音器、防弹衣、战术背心、四目夜视仪战术头盔、烟雾弹、闪光弹和高爆手雷这些,这样说你两听着会有点迷糊,等回去后可以找个地方教大家如何使用。”
沈美如和赵南生都听傻了,这东西在孙钊舅舅口中说出来怎么就像是在说排骨十斤,猪腿两个,五花肉二十斤一样?枪支还能搞大批发?
赵南生兴奋地点点头,他现在就是孙钊舅舅的小迷弟,自然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沈美如也激动呀,但是起码的冷静还有,目前自己爸爸正在改建老屋,虽然说远离了村子,但是要是开枪的话声音还是可以传到村子里的,要是被别人报警了这可不好说,回去后还是得和爸爸说让他找个更寂静的地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