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婵喝完最后一口姜汤说:“最近这段时间到来的人员增多,地下城提前开放了。”
其实这个消息对不知情的人来说还算是好消息,因为官方建造的住宅越多,就能更好地安排群众。
地下城的作用还没有对外说明,但是徐婵夫妻俩这几天和刘慧接触多了,人熟悉起来,刘慧跟他们说以后可能会有高温的天气,地下城就是给高温做准备的。
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题,不给住是不行的,但是现在住了那之后需要大部队搬到地下城的时候就会不够位置。
不过等到第二天两人又出去探消息之后就知道这个问题被解决了。
官方在西部和北部中间,会再次建立一个新的部,直接叫西北部。
但是因为一直暴雨不停,地下挖掘进度不行,这个工程目前还只是纸上阶段,需要等到极寒过后,高温来临之前的那段时间抢建。
一是这个进驻的人数不会很多,所以地方不大工期会短很多。
二是这个地方到时候会留作官方用地,用来连接西北两部,到时候就是两边一起发力,可以事半功倍。
两人知道这个信息后便少出门了,因为雨实在太大了,他们都想不明白这天怎么就有那么多水落下来。
虽然不至于积水,但是空气都闷闷的,感觉人都快要长蘑菇了。
幸好官方准备的物资充足,家用小型电器和木炭这些都能用贡献值兑换,只是限额。
按照人头来定额度,无论年龄大小。
其实像徐婵这样的家庭,只有定额的木炭还是比较吃亏的,老人气血不足比较怕冷,所以每天用的量会比较大,小孩子身体弱受不得潮,所以也是用电和炭火不停。
所以他们决定,这段时间他们只住两间房,把资源集中,徐婵带着女儿和婆婆妈妈一间,丈夫和爸爸带着儿子住另一间。这样只单单是做饭吃饭在外面的话,身体还可以接受,也就没那么难受了,而且他们除了小太阳和电热毯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取暖方法,所以他们现在就需要储存过冬的物资。
而后面到来的人有些人想到了,有些是自己家原本就有,也是在下雨后,除湿机的需要一下子就上去了,官方也没有这么多存货,只好放宽了其他物资的额度。
但也只是放宽了一点,接下来的极寒才是最需要这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