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路上被风吹的脸颊发木,明晃晃的两坨高原红还挂在脸上,站在皇阿玛左手下方,控制着自己的目光平和的望向下方。
这副样子看在旁人眼中可能要夸一句太子爷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气魄胆识,但是看在胤禛眼中只觉得傻愣愣的可爱至极,想着坐轿辇而来这一路弘昭的迷糊样子,上朝的心情都好了许多。
“众爱卿平身吧。”
“谢皇上。”
众人起身还未站稳,一位白着胡子年过花甲的御史便脚步不慎利落的站出身来“皇上,臣有本启奏,臣以为今日太子临朝听政之事,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胤禛压下眉眼,方才的好心情一下子没了大半“祖制皇子六岁就可上朝,弘昭年满六岁,还是太子,有何不妥。”
御史张琳手持朝板,神色恭敬可说出口的话却是硬气的很“回皇上,祖制确实如此,可太子之上仍有兄弟,如今兄长仍未得陛下允准上朝议事,长此以往,太子年幼心性未定,恐生相较之心。”
言外之意,你让太子来听,也得把他俩哥哥带着。
还没等着胤禛开口,那边就又跳出一个人来,“微臣以为不然,先不说四阿哥久居宫外,就说是以太子的聪慧机敏早已远超两个哥哥,就算是要相较也比不着这些。”
“皇上...”
“好了。”胤禛不耐烦的一挥手,殿内霎时安静下来,他扶着膝头沉着语气朗声道“三阿哥确实到了年龄,可有这时间他还不如多读几本书让朕省心,四阿哥...就像是爱卿说的,久居宫外,不提也罢。”
御史张琳不死心的还要拱手正对上皇上不耐烦的神色再度开口,却猛然被大殿门外由远及近的金戈之声打断。
大殿之上哪里来的戎马金甲之声?众人都纷纷转头看去,就连弘昭都不免微微抻着脖子偏着头去瞧。
只见敦亲王穿着一身戎装盔甲,走起路来走一步响八声的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进了殿。
弘昭悄悄回头瞧了瞧自己老爹的面色...嗯,黑的像锅底。
还是这个张琳最先站出身来,情绪显然比方才激动的不知多少倍,几乎是跳着脚的将敦亲王从头参到尾。
言语之丰沛叫弘昭听了都忍不住在心中拍掌叫绝,御史不愧是御史,骂人的话拐着弯的说出来,敦亲王愣是一句反驳的话都接不上。
但是他也默默在心底为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御史点了一支蜡烛,毕竟看着敦亲王如今涨得通红的面色,以及紧紧攥着的沙包大的拳头,想来一会儿是要吃些苦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