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看到张建国送的那鲶鱼吃了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劲的说太贵重了,这是受之有愧呀!
“三哥,你这么客气干嘛, 我家上次去县城,看到有卖活鲶鱼的,不要票也不算是很贵,当时就买了几条带回来养着,正好给你尝尝……”
张建国说的轻巧,但是黄三却知道。
眼前这么大的鲶鱼,怕是有三四斤重,说是不要票,但是可比猪肉难买多了,毕竟今年大旱,水都没有,哪来的鱼?
他们家已经很久没尝过鱼味了。
“这要不咋说,县城好,这么稀罕的鱼也就县城能买到,你既然送来了,今天就别走了,我把我叔叔喊过来,咱们爷仨个晚上正好喝一杯……”
黄三也很高兴,这么大的鲶鱼也算是难得的荤腥,正好把自己叔叔喊上,一起喝一杯。
张建国刚好有事想探探黄三的口气,吃饭喝酒就刚好。
黄三是村里的民兵连长,加上他自己还有一辆毛驴车,有时候会租给村里人用,有时候也能帮着拉点货赚点钱,所以他家的条件在村里算是很不错了。
吃饭的时候,黄大爷也过来了,见到张建国很高兴,还特意问了一下他伤势咋样,叮嘱他一定要养着,千万被太累着了。
桌子上放的是白米饭,一大锅的鲶鱼,里面放了些雪白的豆腐,还有一把碧绿的小葱,看起来让人食欲大开。
鲶鱼的肉极其鲜美,而且没什么刺,鱼肉紧致,煮起来的时候,整个屋子里都是香味。
他们还没吃饭呢,就有人从屋外张望,探头探脑的问家里煮的什么这么香?
“家里来了客人,从县城里带来一条鱼,我们也算是有口福……”
黄三的媳妇含含糊糊的回了一句,农村就这点不好,每家挨得近,谁家煮点好吃的,半个村子的人都能知道,有人就喜欢打听。
来客人了有鱼吃?
真是让人羡慕呀,不少人都暗自羡慕,黄三的日子过的可真是好。
也有人猜测,黄三县城亲戚不得了,都能弄到鱼来,这天旱少水,村里许多人大半年都没吃过鱼是啥味了。
大人还好一点点,许多小孩子闻着味道,都跑到黄三院子外面围着往里面张望,不过没多久就被各自的大人喊回去了,怕被城里人看到了笑话。
张建国见屋子里只有他们三个男人在桌子上吃饭喝酒,而黄三的媳妇,还有两个孩子都在厨房里,不让出来。
农村很多这样的习惯,女人忙着做饭,饭菜做好端上桌子,她们却是在厨房灶台跟前招呼孩子。
嘴里还说着,厨房里有特意留的鱼肉,其实张建国眼尖,早就看到了厨房里鱼肉都端上桌了,留下的只有两三块小豆腐以及一些鱼汤。
物质匮乏的年代,有点好菜也是留给客人的。
“嫂子,这里有一碗菜,你和孩子们吃,你的这手艺可真好,鱼做的特别鲜,你们也尝尝……”
张建国用自己吃饭的大碗,直接把那鲶鱼后背没刺的肉都挑出来,又放了一些豆腐,满满一大碗端进了厨房,这让黄三的媳妇有些惊愕,继而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劲的推辞。
“建国也不是外人,让你上桌你不肯,我们男人喝酒,你不上桌也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