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嘴贫,今天事情繁多,你最好小心行事。
如今已经不是在东宫了,凡事要打起十二分精力。
若是出了差错,朕也救不了你。”刘冬阳睨了他一眼。
“是,奴才定打起十二分精力盯好今天的每一件事,决不丢陛下的颜面。”王端瞬间一本正色道。
毕竟这位主脾气可不好,凡事力求完美。
若是出了差错,自己这刚到手的御前总管的位子可能就要飞入别人的手上了,毕竟觊觎这个位子的人可是排着队呢。
刘冬阳也不管他在想什么,直接往往殿外走去,坐上御辇,便由宫人护送往天坛而去。
王端随即快速跟上,毕竟他这总管要是不跟上,陛下可是真的会撤了他的职,到时自己找谁哭去。
两刻钟后,御辇在天坛台阶前停下。
文武百官早已齐聚在天坛等待着新帝到来,刘冬阳从御辇上下来。
一步一步朝着天坛上方走去,每走一步都会在脑海中想到父皇在世时谆谆教诲和临终前的嘱托。
自己必须要做一个明君,听忠谏,除贪官,把那些不为民谋福祉的无为之官更换,建立盛世清明的朝堂,才对得起父皇母后的教导。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天坛上方,礼官高声唱道:“恭迎新皇!”
来到祭坛处,太后已经在那候着了,看到自己的儿子穿上龙袍的样子像极了先帝,不禁眼眶一红。
原来自己的儿子已经能独挡一面,成为天下之主了。
新帝向太后行礼,随后礼官高声喊道:“昭告天地!”
随后就有人宣读冗长的祭文,祭文念了整整两刻钟才结束。
其后就是祭告天地及祖宗,刘冬阳从宫人手中接过点好的香朝着天地拜了三拜,最后才把香插进祭坛里。
“礼成!叩拜新皇!”礼官喊道。
文武百官便跪下喊道:“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刘冬阳高声道,声音里掺杂着浑厚的内力,响彻整个天坛。
太后缓步走到刘冬阳面前,欣慰的看着他道:“祝贺我儿今日荣登大宝,愿陛下往后勤勉执政,造福万民,不负先皇谆谆教导。”
“谢母后,儿臣必勤勉执政,为天下百姓造福,方能不负父皇与母后对儿臣的教导。”刘冬阳笑着答道。
随后新帝宣布于次年改年号为承平,意为江山永继,天下太平。
至此,宣和三十一年三月初一,新帝登基大典算是圆满完成。
年仅二十岁的刘冬阳也正式成为大渊江山的君王,他将带领他的子民走向一个新高度。
举行登基大典后就是处理朝中诸事,首当其冲就是贤王联合左丞相杨林叛乱一事。
这日刘冬阳正在御书房处理奏折,王端进来禀报说太后宫里来人请他去慈宁宫用晚膳。
他随即停笔,见来人是太后身边的印月姑姑便问道:“印月姑姑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可是母后有什么吩咐?”
印月行礼回道:“回皇上,太后说皇上这几日都忙于政事。
刚好今日听闻朝中没什么大事,故派奴婢前来请皇上傍晚时分前往慈宁宫用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