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山城是一座充满独特魅力与风情的城市,如果当地的小孩自小就长期沉浸在家乡那韵味十足的方言环境之中,那么当他们开始学习拼音或是尝试去说标准的普通话时,大多数情况下都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遭遇一场严重的“语言滑铁卢”。
这些孩子极有可能会在发音上出现一些明显的偏差和错误,尤其是对于部分声母的分辨和准确发音存在较大的困难。
比如说,在山城的方言体系里,“n”和“l”这两个声母的区别并不是特别清晰明了,这也就导致孩子们在说话时常常会将它们相互混淆。
举个例子,原本应该读作“牛奶(niú nǎi)”这个词,很可能从他们口中出来就变成了“刘来(liú lǎi)”。
同样地,“h”和“f”这组声母也是让孩子们感到颇为头疼的地方,像是“开花(kāi huā)”这样一个简单的词语,一不小心就会被说成“开发(kāi fā)”。
除了声母之外,韵母方面同样存在着不少容易让人出错的情况。在山城的方言当中,“ing”和“in”这两个韵母之间的界限有时候显得相当模糊不清。
所以,像“心情(xīn qíng)”这么一个常见的词汇,或许就会被读得跟“新琴(xīn qín)”非常相似。另外,“e”和“uo”这对韵母也经常会被孩子们弄混,本来应该叫“哥哥(gē ge)”,结果却念成了“锅锅(guō guō)”。
这就跟他们的火锅一样,带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纪美屏在教完同学们一部分拼音后,她决定来一个考察,按学号每个人依次来她位置上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
这也是她每年最头疼的时候,她也是本地人,知道很多小孩一下子从方言转到普通话的学习确实有点困难,碰到那种没什么口音的还好,那种口音很浓厚的,她得耐心的教好久,一时半会纠正不过来的。
轮到陈雨上去,不出所料,他把所有能踩的坑都踩了。
而季浅曦相对而言就好上了不少,她平常和苏逸舟大部分时间讲的都是普通话,除了少数着急的时候会冒出几句方言。
这也是苏逸舟判断她情绪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说季浅曦没有生气过,但用来确认她此时是开心还是难过,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苏逸舟那就更不必说了,自小便是说着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成长起来的。
他不仅毫无口音,而且发音极其标准规范,因此在这次拼音测试当中,他轻而易举地便顺利通过了关卡。
这可把纪老师给高兴坏了,毕竟像苏逸舟这种毫无口音的学生在这是挺难得一见的。
他被纪老师给表扬了,还叫他先下台去帮助辅导一下那位自己最为头疼的陈雨。
今日是周五,为了能够有效地纠正孩子们的发音问题,早在昨日的时候,纪老师便已经跟每一位学生的家长都详细说明了情况,表示有可能会将某些拼音掌握不够扎实的孩子留在学校里稍作停留,以便让他们有更多时间进行练习巩固。
同时,还特别允许各位家长此次可以进入校园内前来接送自家孩子,等到孩子成功过关之后,再一同离开学校回家。
陈雨看着自己纸上被纪老师写下的几个犯了错误需要练习的拼音,想着等等还得再上去让她检查,这根本和表哥说的小学生活不一样啊!不应该是比幼儿园玩的更开心吗?
方言误我啊!
感叹着自己为什么讲了这么多年的山城话,话到讲时方恨晚。
苏逸舟看着怀疑人生的陈雨,原本想看乐子的他还是经不住陈雨的软磨硬泡,开始辅导起他来。
“跟我读,ne you牛”
“le you刘”
???不是哥们,照着读还能读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