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者吧嗒着旱烟袋,烟雾缭绕中,他张了张嘴,却半晌说不出话来。
许久,才吐出一句:
“这得是多大的能耐啊,咱庄稼人不懂打仗,可这五万鬼子,九条将领,那得是多厉害的仗啊。”
一个年轻后生兴奋地挥舞着手臂:
“余归肯定是个绝世英雄,有他在,咱老百姓就有盼头了!
鬼子将军都被他宰了,以后鬼子肯定不敢那么嚣张了!”
孩童们在一旁似懂非懂地听着,眼睛里也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老縂的作战指挥部内,将领们围聚在简陋的桌案前,桌上那一份份核实后的战报显得格外沉重。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军缓缓放下手中的战报,长叹一声:
“我征战多年,历经大小战斗无数,本以为对鬼子的战力已有足够了解,可这余归的战绩却让我如梦方醒。
一个民间的英雄豪杰,竟能以一寨之力,全歼五万日寇!
还击毙九条鬼子高级将领,这是我们想都不敢想之事,却实实在在发生了。”
其脸上满是惊叹与钦佩,眼中也闪烁着振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新曙光。
年轻的军官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撼与激动。
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胜利,更可能为整个抗战局势带来全新的变化与希望。
心中也暗暗立下决心,要以余归为榜样,在未来的战斗中创造更多奇迹。
山之城,果军的最高司令部里,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沉闷。
军官们传阅着战报,个个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光明顶皱着眉头,反复审视着战报上的每一个字:
“这绝不是虚报?
五万鬼子,九条将领,还有装甲联队和飞机火炮,怎么可能被一个小小的黑云寨歼灭?”
当确认消息准确无误后,众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们心中清楚,自己拥有着相对精良的装备和众多兵力,却在与日寇的战斗中屡屡受挫。
而余归却能取得这般辉煌战绩,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一种巨大冲击。
有的军官脸上露出羞愧之色,有的则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思考着如何在未来的抗战中调整战略,借鉴余归的战斗智慧,重拾民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他们眼眸中也渐渐有了一丝振奋,似是被这一壮举重新点燃了斗志。
然而光明顶思索了许久之后,又说出了一句让人惊掉下巴的话:
“此人不除,日后必为大患。”
这让在场的众人全都惊呆了。
没想到光明顶在这个节骨眼上,首先想到的居然是排除异己。
不过有些对他忠心耿耿的军官却非常赞同他的话,
但也有一些一心杀鬼子的军官对光明顶产生了鄙夷的想法。
渐渐的,余归这个名字在整个华夏早已深入人心。
为此,老百姓还给他取了一个贴切的名字——鬼见愁。
然而余归对此却不以为然:
“5万鬼子算什么,等以后我用大伊万还有东风41将整个鬼子岛从地图上抹除的时候,你们在震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