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顺也面露惭色,但总感觉哪里不对,我们才是受害者啊,怎么感觉我们像是犯了大错,不断躲避太史慈那犀利的目光。
太史慈却步步紧逼:“你可曾见过真正的英雄?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的是保护身后的百姓,为的是还这天下一个太平。他们哪怕面对千军万马,也不曾退缩半步,因为他们心中装着的是苍生大义。
而你呢,在这小小的上党郡,面对一群盗贼都束手无策,任由百姓被欺凌、被残害。你和那些英雄相比,简直就是地上的蝼蚁,渺小且可鄙!”
终于,二人再也忍受不住心中苦闷和屈辱,说道:“我们不是”。
太史慈听完,声音越发激昂:“你们二人,一个昏庸无能,一个麻木不仁,合起来就把这上党郡变成了人间炼狱。你们可对得起这一方水土,对得起这千千万万的百姓?你们现在还有脸不服?
若你们还有一丝良知,就该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想想那些因你们而死的百姓,想想那些破碎的家庭,你们要用余生去偿还这笔罪孽,去努力弥补你们曾经犯下的过错!”
这番话句句扎心,一下下狠狠地刺在张杨和穆顺的心头。他们二人浑身颤抖,眼中满是悔恨与自责,终于,缓缓地低下了头颅,彻底被太史慈这振聋发聩的话语骂醒了。
良久,张扬和穆顺问道:“将军,不知你所说的英雄,身在何处,又姓甚名谁”?
太史慈一看,两人开始上道了,赶紧换了一副嘴脸,说道:“就是我家八岁小主,啊,现在九岁了,就是汉室宗亲,幽州刺史刘虞此子。
去年领三百骑兵出幽州,一路过关斩将,攻破汜水关、虎牢关、成皋关、轩辕关,逼逆贼董卓逃亡长安,现在领司隶四郡之地的破虏将军刘华。”。
太史慈说完,那胸膛挺的高高的,腰板伸的直直的,很是自豪,旁边高顺和一众兵将也是如此。
张扬也曾是酸枣会盟诸侯之一,刘华的事迹他也是一清二楚,亲眼所见,此子简直鬼神莫测,惊为天人,对刘华为人也是佩服不已。
张扬和穆顺又是一阵思量,最后两人交换眼神,都闪过一丝坚定,自己在上党郡或许能苟活一阵,但却是苦了一方百姓,自己二人的长处是沙场征战,而不是主政一方,或许跟着刘华,路子才能走得更远。
张扬想通之后,说道:“不知,小主刘华愿意收容败军之将否”。
太史慈和高顺四目相对,惊讶张扬的果决,这就投诚了,你可是当年的十九路诸侯之一,一郡太守啊。
二人也不疑有他,反正只要进了小主的碗,弯的也能给你掰直了。行不行,那都是小主的事了,我们只管打仗。
赶紧给张扬和穆顺松绑,摆宴庆祝。当张扬和穆顺听说太史慈大军要去往雁门抗击乌桓,收复失地之时,那股豪情又上来了,那不是该我们做的事情吗,可比窝在这太守府要有意义,都嚷着要跟随。
最后,按照小主在战前的交待,若事成,则留下高顺陷阵营镇守上党郡,主持军政,绞杀匪寇,稳定四方。
张扬和穆顺领三千骑兵和三千步兵,跟随太史慈骑兵前往雁门郡,余下三千余守军交给高顺统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