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此时虽年纪尚轻,但很有城府,苟在袁术帐下闷头发展,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听闻刘华在并州的战绩后,眼中满是钦佩之色。
孙策觉得刘华能在这乱世之中,凭借自己的力量收复失地,建立赫赫战功,着实是了不起,大呼“我日后定要像刘华这般,纵横沙场,弄死刘表,为我父报仇,重振我孙家威名!”
陶谦在徐州,年已老迈,早就没了雄心壮志,但对刘华在边境的大义,生出尊敬之情。也在思考着与刘华交好,送上一些财货支援并州,或许将来此子能帮上自己大忙。
幽州刘虞看问题总是异于常人,得知自己儿子不干人事,占领了并州九郡,还在边境筑京观,大喊逆子。
在刘虞看来,筑京观太过残忍,不是我们老刘家该干的事,更不是你这个九岁娃娃该干的事。
知子莫若父,小崽子你别以为老爹我不知道,你此举看似大义凛然,实则是在图谋并州,你这是要做枭雄啊。呜呜,家门不幸,莫要坏了我刘家名声。
刘虞也休书一封,大概意思是:儿啊,咱老刘家世代忠良,莫要做那乱世枭雄,你现在还小,正是玩泥巴的好时候,还是把并州交给朝廷吧,咱爷俩够吃够喝就行了。
刘华收到老头信函,感觉老爹糊涂,耗费无数钱粮和士兵生命打下的并州,交给朝廷,那跟交给董卓有何区别,咱不做佞臣但也不能愚忠啊;
再者,老头你还不自知,公孙瓒早就盯上你了,一年后就是你的死劫。
等人家公孙瓒发难之时,老爹你往哪里逃,有本事你别往我并州这边来。
这段时间,各路诸侯的信函和财货不断送往并州,刘华的声望和财富都在增加,很是高兴。
不知不觉中,已入深秋时节,这一年又快过完了。
不过今年没白折腾,有了并州这处根基,实力大增,与父亲刘虞的幽州连城一片,进可攻,退可守,遥相呼应,对一年后的死劫也有了几分应对的底气。
待并州九郡稍微安定,各路戎狄和匪寇均被铲除,各项军政大事都走向正轨之时,朝廷那份嘉奖圣旨总算是来了:封破虏将军刘华为平北将军,领并州牧,统领被北境边军。
刘华对这圣旨嗤之以鼻,大争之事,全凭实力说话,你董大头封不封赏我,有何区别,难道我吃到嘴里的并州还能吐出来不成。
不过既然圣旨已经来了,那还是依照圣旨,改头换面吧,咱也不能忤逆这名义上的朝廷。
于是破虏禁军府就变成了平北将军府,刘华也算是正三品武将了。
这平北将军名号,刘华虽然不在意,但其它人眼红啊,尤其让手下众将。
众将高兴的是,自己小主身份又涨了,自己也跟着水涨船高,这才多久时间,自己已经是大汉朝廷,正三品平北将军麾下,受大汉官方认可,登记在册的,前途无限美好。
安排好并州事务,刘华留下了太史慈及功德金骑、典韦及业火红骑镇守北疆,有这两员大将和两支精锐在,北风戎狄就不敢轻举妄动。
刘华则率领其它主力大军开拔,回司隶洛阳过年去了。
一路上,刘华很是发愁,并州地界太大了,被北风戎狄霍霍得不成样子,如今人烟稀少,经济不兴,怎么能快速增加人口呢,嗯,得想办法搞人。
马车上,小崽子阴阴坏笑,肯定没想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