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感念刘华恩情的百姓,纷纷点燃香火蜡烛,朝着幽州蓟城方向朝拜。
尤其是幽州蓟城,自从刺史大人家那个二公子酸枣会盟后,一战击溃乌桓楼班王子劫掠大军,自此再无漠北戎狄能深入汉地劫掠。
周边各大诸侯也顾虑重重,顾忌老刘家老二的武力,不敢轻易侵犯。
因此,刘华治下和幽州,远离战乱,多年的安定,使勤劳的百姓们,生活得到改善,渐渐富裕起来,得到百姓的爱戴。
百姓们都认为,能有眼下的好日子,刘虞家二公子刘华,大汉平北将军,功不可没。
对他是发自心底的感激,纷纷在各地进行庆祝,祝福其大婚庆典,早生贵子。
作为大汉北疆的定海神针,百姓心目中的镇国神柱,刘华还不知道,自己因为官报彻底出名了。
这货起床后,还闷闷不乐,不是精心打扮自己,第一件事,居然是对老爹准备的大公鸡下手。
小崽子心怀怨念,手提小宝剑,要亲手砍下了大公鸡的头颅。
嘴里还念叨:“敢跟我抢风头,还想代替我拜堂,抢我媳妇,弄死丫的。”
距离迎亲队伍出府尚有些时辰,蓟城的主干道两侧,早早的站满了观礼的百姓,众人在讨论着新郎官的各种趣事。
似乎整个蓟城百姓都起了个大早,想看看这平北进军的大婚庆典,啊,现在应该叫卫将军了,只是知道的人不多。
不少妇女还在捶打着自家的娃:“还喊困,老娘让你早点出来,是沾一沾新郎官的才气,人家八岁的时候,就领军出征了。”
爱财的刘虞终于大气了一回,在全城开设粥棚,免费供应百姓们三天,直到岁末,还在重要街口还摆放了瓜子干果。
刺史府后院,蔡文姬和冯方女正在一众仆从的服侍下,描眉画眼,精心打扮,这苦等闺中多年的二女,今日就要出阁。
二女小脸红扑扑,掩饰不住心头的喜悦,都是头戴八宝紫金冠,玲琅霞帔、五彩锦凤;身穿大红玲珑金丝彩凤服,很是喜庆。
嫁妆啥的都不重要了,就是一排空箱子,贴满红纸糊弄,反正都是老刘家出,老刘家收,左手倒右手的事,怪麻烦的。
迎亲和送亲也是迫于习俗,走个过场而已,把新娘子从刺史府后门送出来,围着全城转一圈,再从刺史府前面迎进来,跟闹着玩似的。
天色渐亮,一众幽州文武陆续赶来,汉华军各地署官,各大诸侯使者,只要能走开的,都被刘虞提前通知了,也如期到来,纷纷涌进刺史府。
诺达的刺史府内,突然就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惊得正在杀鸡泄愤的刘华跑了出来,到底出啥事了吗。
只见老爹老登眉开眼笑迎来送往,大娘和娘亲也是满心欢喜,冯芳女她爹冯芳也在,还有几个长辈站在高台上张罗。
让小崽子惊讶的是,院子内人满为患,曹操、袁绍、刘表、刘璋、刘繇、刘备、孙策、韩遂、张扬等各大诸侯旗帜林立,也都派人前来祝贺,一排排的贺礼抬往后院,络绎不绝。
就连关系不咋好的公孙瓒、袁术、马腾等诸侯,也没小气,都派了代表前来。
刘华也是服了,马腾、袁术你俩搞什么,咱们两军还在大战,我结婚你们来凑什么热闹,别以为送点礼,我就不打你们了。
还有,那个得了大便宜的皇帝刘协,派了宗正和一众朝廷大员前来,宗正刘艾站在正中,正安排主持整个大婚庆典。
此番情景,刘华看得心头火热,暗道古人讲究,平时打死打活,可到了红白喜事上,都会暂时放下恩怨,先傻乐呵一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