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二号,是礼拜一。
所有学生全都返校了,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上午。
唐晓燕在这拿着话筒一会儿吆喝,一会儿唱两句,场面一下就热闹了。
有那种人来疯的学生想来拿话筒现场唱歌,唐晓燕也同意。
其实她巴不得呢,这样场子才热闹呀。
做生意,最怕冷场了。
果然,歌一唱,场面热闹非凡。
九点半到下午两点这个时间,唐晓燕他们忙的没时间吃饭。
幸亏今天这组四个人,否则根本忙不过来,可能还要出乱子。
到了下午两点半,人少一些了,唐晓燕这里的货,也去掉了三分之二。
昨天被唐晓燕开瓢的那个妇女,看到她们生意这么红,气的牙齿差点咬碎!
在唐晓燕看不到的地方,狠狠啐了一口,咀咒:“有命挣,没命花的东西!”
刚骂完,脚打滑摔了一跤,脑袋磕门上,碰到了伤口。痛的她眼泪都出来了。
唐晓燕当然不知道这些。
“三妹!”这时候,小姑唐三妮来她这了。
“小姑,您怎么来了?今天没上班啊?”
“今天休息,听你叔你在这里摆摊,昨天还出了事,我就过来看看,要不要帮忙?”
“要!我这正要人,我姐要回市里了,你来的正及时。”
唐晓兰唐晓芸今天要回市里去报名,这会儿该走了,前些日子说好了,今天要去报名的。
唐晓芸:“三妹,我们走了,你自己小心。”
唐晓燕挥手:“去吧去吧,路上小心。”
姐俩一走,唐晓燕又投入到工作中。
唐三妮本身就在超市干的,促销卖货这事儿对她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有她加入,唐晓燕简直如虎添翼。
不到五点钟,今天带来的六百包日化包就稀稀拉拉的只剩零星个了。
一百个日化桶,全卖完了!
其实不止学生买,附近的居民,过路的行人,也会买。
所以,她这生意才这么好。
唐晓燕估计现在自己身上应该有一万多块现金。
趁着这会儿银行还没下班,唐晓燕让唐小丽守着音响和余下的零星货,她喊了个车车,让唐三妮陪她去了附近的邮局。
她要把钱又汇到羊城的账号上。
汇款之前,先数清楚手里的钱。
因为汇款金额大,又是零钱多,所以邮局的人帮着一起数。
她出来的时候,带了一百五的零钱,这会儿手里一共是一万零九十七块钱。
唐晓燕只留了十七块钱,其他的额度汇到羊城的账号上。
终于赶在最后时刻把钱汇出去了,松了一口气。
“这钱是寄给谁的?”唐三妮问了声。
“这是货款。”
“货款?这货不是你进回来的吗?还可以先进货,后付钱啊。”
“可以啊,你要自己谈,而且要熟才行,不过我这生意,我不是唯一的老板,我一个小孩子,哪可能有这么多本钱呢?”
唐晓燕半真半假的说着。
唐三妮知道唐晓燕是老板,但是再具体的其实她也不清楚,这会儿唐晓燕半真半假的话,在这她这,可信度反而更高了。
“你在百货大楼卖货,给冯启明多少钱?”唐三妮压低声音问。
“没给他钱,外面场地,我租的,付了租金的。”
“跟你姑还不说实话呢。”
“我说的就是实话。”
“那你这生意跟他合伙的吧。除了他有这个能力,我想不出,哪个老板敢赊账给你。”
唐三妮觉得自己真相了。
唐晓燕没承认,也没否认,而是说道:“小姑,有些事不是做下属应该打听的,您是我姑,但也是人家冯总下属,是外人。”
“哎呀,你这孩子,还教育起我来了,我就随便问问,他那么大个领导,我们指望着以后有事,他能帮忙,哪可能出去乱说?”
唐三妮这会儿肯定加确定,生意是冯启明的!唐晓燕大概占点一点点份子,但是她一个孩子,能被冯启明看重,也是她的本事了。
唐三妮心里还是自豪的。
紧接着,唐三妮又陪着唐晓燕去学校门口收摊。
“三妹姐,你们不在,我又卖了三包!”唐小丽兴奋的邀功,把钱递给唐晓燕。
“干的不错!辛苦了。”唐晓燕给她留了三毛钱,“去买三根冰棍,我们吃了冰棍,收摊回家!”
“好嘞!”
唐小丽倒是不客气,直接去了小卖部买了三根绿豆冰棍。
唐晓燕一边舔着冰棍,一边提了两袋日化给唐三妮:“小姑,这些你带回去用。”
“你拿自己留着卖钱,我家里有。”
“拿着用吧,今天给我帮这么久的忙,我都没给你工资,也没请您吃饭。”
唐三妮嗔怪道:“说这些外道话。”
唐晓燕笑:“那就不说外道话,您拿着用,怎么的?以后给您一点东西,不应该啊。”
“哈哈哈,好,那小姑就不跟你太客气了。”
唐三妮收了两袋东西,把唐晓燕唐小丽送上慢慢游,她才提着回去。
……
到了车站。
其他组的人都到了。
唐建华也收摊了。
就等着车开了。
张小花呵呵笑:“你们终于来了,再不来,车都开了。”
车上的售票员都认识唐晓燕了,早上就坐的她这趟车,知道他们摆摊卖日用品。
售票员笑嘻嘻说:“你们生意蛮好啊,早上带那么多货,就卖完了。”
唐晓燕:“生意一般般,利润少。”
售票员压根儿不相信,因为所有老板都这么说。她笑笑,没再接话。
回到小卖部,七点了。
卢美玉正在跟镇上的几个对账。
唐晓燕跟县城的几个组对账,各组都有十块到二十块的账对不上。
今天的营业额比昨天少了三千三百多块,因为今天卖的主要是不带桶的,客单价相对低了。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