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刘楚带着采访团队穿过瓮城,"现在带大家正式进入园区内部。"
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宽阔的青石板大道延伸开去,两旁绿树成荫,花木扶疏。
"哇!"王梓琳惊叹,"这完全不像动物园,简直是在逛园林!"
道路两旁,梅兰竹菊分区种植,一路走来,移步换景。
老梅虬枝,自成一景;水榭回廊,曲径通幽;竹林深处,若隐若现;假山点缀,错落有致。
"刘园长,"老钱一边拍照一边问,"为什么要把路做得这么讲究?"
刘楚正要开口,一位路过的老建筑师接话:"年轻人,这叫"步移景异"!是中国园林的精髓!"
"对对对,"刘楚赶紧附和,心里却在偷笑:这话说得比我还专业!
系统难得没有抢话,只是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轻笑。
"你们看前面,"刘楚转移话题,指着远处,"那是分区的小广场,左边是丹顶鹤园,右边是其他动物区。"
广场中央是个六角飞檐亭,亭前花圃中芍药盛开,一汪荷塘碧波荡漾,几株垂柳依水而生。
"这设计..."张芸感叹,"每个细节都这么用心!"
"必须的,"刘楚笑道,"我们不是在办动物园,是在打造一个文化园区!"
远处传来阵阵荷香,游人如织。有人在亭中品茗,有人在花前拍照,处处洋溢着闲适祥和。
"刘园长..."王梓琳突然问道,"您是怎么想到把动物园做成这样的?"
刘楚故作深沉:"因为啊,我们不能只让游客看动物,更要让他们感受文化的魅力!"
系统在他脑海里轻笑:"宿主,您这话说得,我都要信了。"
刘楚懒得理它,继续带着采访团队向丹顶鹤园走去。晨雾缭绕中,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倒真像一幅水墨丹青。
"这些设施都很有意思,"刘楚指着路边的长椅对采访团队说,"每一处都经过精心设计。"
王梓琳走近一张长椅,手指轻抚椅背上的云纹:"这雕工真细致,连纹路都这么讲究。"
"你们看这垃圾桶,"刘楚指着路边的仿古木桶,"外形是古桶,内里却是现代分类箱。"
老钱凑近看了看,笑道:"桶身上还写着古诗,"清净庭院春常在,洁雅乾坤福自来",妙啊!"
一阵微风拂过,桂花香若有若无。几位游客正坐在休息区的长椅上闲聊,潺潺的流水声从假山传来。
"这些休息区都不一样,"刘楚介绍道,"有的在竹林里,有的临水而建,各有特色。"
张芸注意到假山边的饮水处:"这个"古井"设计得真巧妙,完全看不出是现代设备。"
她按下按钮,清水从青铜龙头流出,在阳光下闪着粼粼波光。
"刘园长,"王梓琳一边记录一边问,"为什么连这些细节都要做得这么考究?"
刘楚望着远处嬉戏的孩童,笑道:"因为美的东西,才能让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游客们或坐或立,或品茶闲聊,或拍照留念。竹影婆娑,流水潺潺,处处皆是景,时时有惊喜。
"这才是我理想中的动物园,"刘楚说,"不是简单的围栏和水泥路,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