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
他现在正在孔融手下任职,刘备因而有点印象。
是仪声名不显,极具才能,颇受孙权重用,任命他辅佐太子孙登。
孙登对孙权相当于曹昂对曹操,孙权对是仪的重视可见一斑。
而孙登也很倚重是仪,重大决策前都要问问是仪的意见。
孔融对是仪并不好,改姓便是因为孔融嘲弄他。刘备有自信招揽来是仪。
至于太史慈,刘备估计他已经收拾好东西,只等北海黄巾平定,前往扬州寻同乡去了。
鉴于东汉同乡的影响力,刘备对征辟太史慈没多大信心。
姑且写了一封信。
孔融手下的王修也很有才干,可惜孔融对他待遇不错,刘备也不想把孔融得罪死,于是没有征辟此人。
大儒郑玄也在青州,孔融治下。刘备自我认知相当清楚,他可请不来这尊大仙。
挖完孔融的墙角,刘备把视线转向袁绍。孔融刘备还要顾虑一下他的颜面,袁绍就不需要了。
他所征辟之人名牵招,字子经,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牵招治理边郡十二年,名声仅次于田豫,深得老百姓敬重,亦是文武全才型将领。
因为二人刎颈之交,但他从未在刘备手下效力的缘故,在很多小说里,都把牵招视作刘备爱而不得的白月光人物。
常见的理解是,袁绍给的太多了,刘备自惭形秽。
不过今世刘备成了青州刺史,坐拥四郡,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说不定能吸引来这位至交呢。
牵招武力73,统帅91,智力87,政治85。
陈震原史中曾在袁绍手下效力,后被刘备吸引转投刘备。
不过那时刘备已经是皇帝承认的皇叔,地位与现在大不相同,袁绍也不比现在昏庸,结果到底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全当尝试了。
公孙瓒、袁术两个领导的墙角肯定不能挖,刘虞那边也没啥人选。
刘备的选择只剩下陶谦、曹操两个势力,还有较为混乱的豫州扬州。
当然要先说兖州了。兖州现在是曹操的地盘,刘备巴不得恶心恶心他。
排除掉自己不知道在干嘛,以及对曹操忠心耿耿的,刘备选中的第一人是陈宫。
原史中陈宫现在在曹操手下效力,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会迎接吕布占领兖州,把曹操坑得只剩三座城。
既如此,刘备就有机会招揽来陈宫。
兖州战乱,谁也不知道信使什么时候能到。说不定信使到兖州时,兖州世家正好对曹操的暴虐苦不堪言呢。
张邈是陈宫的合作伙伴,按理说也有机率招来,刘备大手一挥,写了两封征辟书。
二人在兖州都有一定势力,不像会径直投奔刘备的人,真要来,那就是反抗曹操失败了。
想到自己保下差点干死曹操的两个人物,刘备按捺不住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