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做了一个梦。
“霍将军?”刘备看着眼前年纪轻轻的少年神将,惊呼出声。
没有人告诉他眼前之人就是大汉冠军侯霍去病,可他就是知道。
而他的身份,从大汉平原国相刘备,变成了霍去病手下副将。不去怀疑,好似根本没有产生过这个念头,刘备没有想过为何自己会到了此处。
“嗯。可曾有匈奴的消息?”此时正是军队休整之时,霍去病坐在地上,手中握着自己的利剑。
按理说,军队休整,主帅不应如此放松。可偏偏现在他们身处茫茫大漠,几度翻山越岭,眼前的景象却好似根本没有变化,饶是天纵英才霍去病,此时都稍显局促。
“还没有。”刘备皱眉:“要不把那些匈奴人?”
刘备说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兜兜转转月余,一个匈奴骑兵没见着,除了抓来的匈奴斥候没人知道他们现在在哪,是个主帅都想砍人。
“我等身负皇上圣恩,杀了那群斥候,没人指路,该怎么追击匈奴?”霍去病在关键问题上寸步不让。
刘备忽然生出这样的感悟。不过这通常是一名优秀将帅应有的品质,刘备只是稍作感慨,毕竟他也是这样治军的。
“那我把他们分开关押,分别审讯,核对口供?”刘备再次问道。霍去病这次点头称可,并说待会儿他会亲自审讯几位斥候。
负责巡查周边的将领不是刘备,刘备便混进军队当中,与士卒坐在一起。
霍去病手下士卒都是汉武帝亲自挑选的精锐,吃苦耐劳不说,还极其渴望建功立业,因此霍去病行军速度极快,千里奔袭如同一柄利剑插入匈奴腹部。尽管数日奔波,将士们脸上却不见埋怨之色,反而眸中战意充盈,急不可耐地想与匈奴人一决高低。
封建军队对伤亡的承受能力普遍较差,一般在战损达到3%~5%时就会溃败,偏偏霍去病的这支队伍不一样。史载漠北之战战损高达十分之三,刘备估计目前死于奔波途中的士卒就得有3%,但在这支队伍并没有溃散,反而打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这固然与霍去病的统帅分不开联系,但刘备认为,真正的决定因素是士卒的质量。把五万黄巾拉来,韩信李靖估计都玩不出花。
刘备偏爱指挥小规模军队的原因同样在此,人少不需要太多军官,刘备可以迅速地提高这支队伍的训练度,做到指挥如臂挥指。
人数越多,越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到了十万人以上的规模,几乎是打仗必出意外,到了那时,人数多体现出的不再是凝聚力,而是拆散队伍的离心力。
或许回去后可以适当地精简队伍。刘备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