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之观冀州此前作为,不像会坐看袁军撤退之人。”陈庆之语气中同样充满了疑惑。
假如他是公孙威方的骑兵主将,保准要趁他们撤退时冲杀几个来回。
刘备不言。作为一名征战一生的宿将,他对沙场局势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敏感度,他隐隐觉着,公孙威那边要坏事。
再说的通透一点,刘备认为安禄山怀有二心。
他本就对那董卓长相的蠢猪无甚好感,兼之作战不力,难免生出疑心。
可是,安禄山少说跟随公孙威五六年,资历比刘备还老,要生二心也是刘备生二心,他哪能劝动公孙威呢。
无奈之下,刘备对赵云说道:“此战你需万分谨慎,特别是要注意冀州帐下安禄山的动作。若局势不对,立刻回军!我带步卒接应与你,切勿再受重伤。”
听到刘备的关怀,赵云心中一阵温暖,拱手道:“云必不负使君重托。”
陈庆之则说道:“主公与潘美对峙,出兵接应我等时,潘美应会做些动作,主公还请谨慎。”
刘备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云长之弟关胜颇有武略,我命他做你此战副将,若实在不知情形,子龙不妨问计于他。”
眼瞅刘备做好战略安排,又把自己留在中军当中,陈庆之心中颇有微词,出言道:“庆之自诩武略胜过关胜,为何不让我随赵司马出征?”
刘备暗道不妙,怎么把这祖宗给忘了。自己怕他出事将他绑在身边,却忽视了陈庆之一门心思想做将军。
刘备解释道:“子云之武略备万分相信。备只是担忧子云在沙场上出事。”
陈庆之并不打算放过刘备,请命道:“庆之已训练精锐亲卫五十余人,可在战场上保庆之性命。还请主公许庆之出征!”
刘备语塞,陈庆之的亲卫他见过,的确强壮,但他总还是不放心。
我前世飘零一生少见如此大才,万不可使其折损于沙场。
沉默一会儿后,刘备说道:“庆之欲往,我自不会阻拦,但需要将寇封带上,如此我才放心。”
“主公不可!”赵云惊呼:“寇封乃主公之亲卫首领,怎可轻易派出!如果主公出事,三军该如何是好?”
陈庆之脑袋发懵,他怎么也没想到刘备会将自己的亲卫首领派出来保护自己。
陈庆之出身寒门,名不经传,一直以来受着同族人的白眼。武艺不精,却想着做将军,为此没少受过他人嘲笑。
他本欲投奔幽州公孙,换个骑兵统领当当。但路途遥远,不得已才暂投公孙瓒部下刘备手下,本想着以刘备为跳板日后转投公孙瓒,却没想到,短短数月,刘备身上展现出的雄主之姿便将其折服。
“哈哈,我于沙场纵横数年,何时出过事?岂不知数月前我还生擒梁山两员首领!”刘备摆手,一副不要再劝的样子。
赵云语咽,他熟知刘备秉性,知道没办法再劝。
陈庆之正襟危坐,拱手道:“主公知遇之恩,庆之唯有一死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