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出了门,径直来到后院聋老太的房间前,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谁啊?” 屋内传来聋老太的询问声。
“是我,易中海。” 易中海站在门口,大声回应道。
“是中海啊,进来吧,门没锁呢。” 聋老太的声音再次响起。
易中海推开门走进去,又顺手把门关上,这才开口说道:“我刚去何家确认了,何大清是真的离开了。这下我总算能放心了。”
聋老太微微皱眉,说道:“我就说你是瞎操心,那天他不过是凑巧碰上罢了。好了,最近你就安分些,静静地等着就行。” 说完,聋老太目光复杂地看了看易中海。
时光流转,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何雨柱来到酒楼,又开启了新一天的忙碌。
此时他的工作已从打杂变为切墩。
彭大海在何雨柱刚踏入厨房时就叫住了他:“柱子啊,前几天让你试着炒了几个菜,我发现你这小子在厨艺上还真有几分天赋。从今天起,你就专心练习切墩。你可别小瞧切墩,这可是厨师的基本功,每个厨师都得好好练。”
何雨柱听闻,用力地点了点头:“知道了,师傅,我会努力练习的。”
“去吧,自己多留意点儿,要是家里有啥事,记得跟师傅说。” 彭大海眼神中满是关切地叮嘱着何雨柱。
日子如流水般匆匆逝去。
期间,何雨柱收到了何大清的信,信上说他在津卫找到了工作,还给他寄了一笔钱。
信里还有何雨水的涂鸦,画中正是何雨柱的模样,那稚嫩的笔触仿佛带着何雨水的思念。
何雨柱每天都认真练习切墩,闲暇时,彭大海就让他刷勺子。
一开始,何雨柱并不理解这其中的缘由。直到有一次,他看到别人在舔勺子,不禁好奇地问:“你这勺子有啥好吃的?不就剩下点调料嘛。”
那人只是笑了笑,没说话。何雨柱好奇心起,一直缠着那人,最后那人才告诉他:“这勺子上啊,有着各种调料混合的味道,每个厨师都有自己的秘方,而这勺子上的味道是最独特、最复合的。” 何雨柱思索片刻后,也开始尝试起来。
有一天,彭大海看到何雨柱正把勺子上残留的东西弄下来品尝,他微微点头,没说什么,转身回了办公室。
这天下班时,彭大海看着准备回家的何雨柱说:“柱子啊,你师娘说你最近都不来家里了,今天跟师傅回家吧。”
何雨柱应道:“行吧,师傅。”
等二人来到师傅家门口时,正巧碰见买菜回来的师娘。
师娘一看到何雨柱,便快步走过来,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他:“柱子啊,不是让你常来家里嘛。”
何雨柱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师娘,我一个人习惯了。而且我在酒楼吃了饭,回家就直接睡了,也没心思琢磨别的。”
彭大海见状,说道:“都别在门口站着了,进屋说。”
进了屋后,师娘准备去厨房做饭,却被彭大海拦住:“今天让柱子去做,正好给他个练手的机会,你也尝尝现成的,这不是有徒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