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都可以继承大位。
临近休息时,朱标还在过问着国事,让人再查一遍给徐达等功臣准备着的封赏,必须要做到绝无疏漏。
除了元帅徐达以及其他明军将士们的封赏之后,朱标还特地为朱枫这位大明战神准备了一份封赏。
朱枫在漠北扬威,一战封神,在关键时刻助大明扭转了战局。
有功之人,必赏!
因此,在徐达元帅携其回到应天之后,无论朱枫是不是他那位遗失的二弟,身为太明太子,朱标都要为他加官进爵!
“少年,真希望你就是我的二弟呀。”
“这么多年来,我和娘都在想念着你……”
……
……
再说朱枫与徐达所乘的战船,由于一路顺风顺水,很多便从入海口转入长江。
用不了几天,便从水路抵达了应天府!
果然走水路比骑马走旱路要快得多了。
当消息传进皇城时,朱元璋正在临朝听政。
听闻徐达已走水路回到应天时,他喜出望外,堂堂九五之尊,竟然当场决定要亲率满朝文武去迎接功臣的归来!
太子朱标,则受命留守皇城,处理相关事宜。
在吩咐好自己的好大儿坐镇皇城之后,纵使是多疑的朱元璋也再无后顾之忧。
他兴高采烈地令御林军开路,然后走出金銮殿,亲率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开赴城外。
当大明的仪仗队奏响那令人热血澎湃的鼓乐时,皇城外的百姓才猛然发现那种生平仅为一见的奇观。
“这是什么情况?”
“好隆重啊!”
“那应该是……皇上的仪仗队吧?”
“御林军开道,皇上今天要出行吗?”
“天呐,后边还跟着文武百官呐,这么大的阵仗,这是要干嘛呢?”
“祭天吗?”
“不是祭天,我听开道的御林军说,是徐达元帅领军北伐元朝大胜而归,皇上亲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相迎呢。”
“哇啊,好壮观啊!”
“从小到大都没见过,今天我这是有眼福了。”
“别说你从小到大了,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没见过的呀,此是百年难遇的盛况呀。”
……
当越来越多的应天百姓看到如此场景,得知是皇上要率文武百官去迎接北伐大军胜利归来时,都振奋无比!
如此百年难得一遇的盛况,令沿途的百姓们都暂时放下手中的活计,争相跑来观望,生怕错过了这个大场面。
徐达等人下船之后,刚刚整顿人马,正要列队回朝。
这时一匹快马飞驰而至。
“报——”
“大帅,皇上得知大帅得胜归来回到应天,现在已亲率文武百官向这边赶来,他要出城三十里相迎!”
徐达身边的将士们闻此,个个兴高采烈,个个觉得皇上如此器重,想不光宗耀祖都难了。
于是欢呼不已,声震十里,鸟兽虫鱼皆惊。
然而徐达还有少数聪明的将领,听了之后却是眉头一皱,大眼瞪小眼,但却又不忍出声打破这气氛。
“皇上这一手这是要折煞老夫呀。”
“将士们,皇上体恤我等,给我们记上功劳,加官进爵赏银子给田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