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张真人即将莅临应天府的消息迅速席卷了整个京城,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无不议论纷纷,揣测着这位几乎已成传说的道教真人此番下山的目的。一时间,京城内外暗流涌动,各种流言蜚语。
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英国公府邸,一群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儿正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这位即将到来的贵客。
“听闻这位张真人仙风道骨,鹤发童颜,已近百岁高龄,却依旧精神矍铄,耳聪目明,真乃神仙般的人物!”一位身着湖蓝色锦袍的年轻人摇着折扇,语气中充满了艳羡。
“可不是嘛!据说他精通炼丹之术,能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仙丹。也不知道皇上这次召他前来,是不是为了求取仙丹?”另一位身着紫色蟒袍的年轻人接过话茬,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我看未必,”一位面容冷峻,身着玄色锦袍的年轻人沉声说道,“皇上如今春秋鼎盛,何需仙丹?依我看,张真人此番下山,恐怕另有要事。”
此人正是英国公徐达的长子徐辉祖,他素来沉稳持重,不喜道听途说,更注重事实真相。
“大哥所言极是,”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附和道,“我听说,张真人此次前来,是为了冠军侯朱枫的身世之谜。”
“朱枫?莫非就是那位在北伐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少年英雄?”一位不认识朱枫的公子哥儿好奇地问道。
“正是此人!”徐辉祖点头道,“他武艺超群,智勇双全,在北伐战争中屡立奇功,深受皇上器重。据说,他与皇室之间,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哦?这倒是奇了!莫非他是皇上的私生子?”一位公子哥儿大胆猜测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嘘!慎言!这种话岂能乱说?”徐辉祖连忙制止道,“冠军侯的身世,乃是皇室秘辛,我等岂能妄加揣测?”
“不过,张真人此次前来,确实是为了调查冠军侯的身世。”徐增寿补充道,“我听我父亲说,皇上似乎对冠军侯的身世非常在意。”
“这么说来,冠军侯的身世果然非同寻常!”一位公子哥儿感叹道。
类似的议论,不仅发生在英国公府,在整个京城的大小府邸,茶楼酒肆,甚至街头巷尾,都在流传着关于张真人和朱枫的各种猜测。有人说朱枫是皇上的私生子,也有人说他是某个王爷的遗孤,更有人说他是张真人的亲传弟子。
在京城的另一处,吏部尚书府邸内,詹徽正与几位同僚秘密商议。
“张真人下山,恐怕与冠军侯朱枫有关。”詹徽面色凝重地说道。
“不错,”一位官员附和道,“如今朱枫风头正盛,皇上又对他如此器重,若是他真与皇室有血缘关系,恐怕会对太子之位产生威胁。”
“我等必须早做打算,绝不能让朱枫威胁到太子的地位!”另一位官员语气激昂地说道。
一时间,京城官场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密切关注着张真人的一举一动,以及他与朱枫之间的关系。
百姓们则更加好奇,他们期盼着张真人能够解答心中的疑惑,揭开冠军侯身世之谜。
金銮殿的早朝才散,嗡嗡的议论声就从各部衙门里传了出来。这回讨论的焦点,不是政事,也不是边关战报,而是那位近日抵达京师,声名赫赫的张真人,以及他此行的目的。
兵部衙门里,几位武将正围坐一桌,讨论得热火朝天。
“你们说,张真人这次来,会不会是来参加冠军侯的婚礼?”一位年轻的武将率先抛出了这个猜测。
“冠军侯与徐达之女的婚期将近,皇上又对朱枫如此器重,请张真人来观礼,倒也说得过去。”一位老将军捋着胡须,缓缓说道。
“可是,张真人是得道高人,怎会轻易下山,就为了参加一场婚礼?”另一位武将提出了质疑。
“这你有所不知,”年轻武将神秘兮兮地说道,“我听说,张真人与冠军侯的关系非同一般,说不定,朱枫就是张真人的……”
他故意顿了顿,没把“弟子”二字说出口,引得众人纷纷猜测。
“莫非……是私生子?”一位武将大胆猜测,随即又连忙捂住自己的嘴,生怕隔墙有耳。
在工部衙门,官员们的议论则更为谨慎。
“张真人这次来,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观礼那么简单。”一位老官员沉吟道。
“是啊,皇上对张真人礼遇有加,若是只为观礼,未免有些小题大做。”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莫非,皇上是想借此机会,向天下人昭示,他对冠军侯的重视?”一位年轻官员猜测道。
“也有可能,皇上是想让张真人为冠军侯和徐小姐祈福,保佑他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另一位官员说道。
户部衙门里,官员们则更多地将张真人的到来与国家财政联系起来。
“张真人精通炼丹之术,莫非皇上是想让他炼制一些丹药,作为冠军侯的贺礼?”一位官员猜测道。
“也有可能,皇上是想请张真人指点迷津,如何才能国库充盈,好赏赐冠军侯。”另一位官员说道。
一时间,关于张真人此行目的的猜测,在应天府的大小衙门里传得沸沸扬扬,各种版本的猜测层出不穷,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而这一切,都使得张真人的到来,更加扑朔迷离。
第二天早朝,满朝文武上朝。
谈论了一番政务之后。
金銮殿上,帝王朱元璋身着明黄龙袍,端坐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黑压压一片的文武百官。他沉稳而洪亮的声音在殿中回荡:“朕夜观天象,紫薇星闪烁,祥云笼罩武当,预示着将有贵人降临我大明。而这位贵人,正是隐居武当山多年的张三丰真人!”
此言一出,原本寂静的大殿顿时如同沸水一般喧腾起来。张三丰,这位几乎已成传说的得道高人,竟然要下山来到应天?文武百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朱元璋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待殿内重新恢复肃穆,才继续说道:“张真人德高望重,学究天人,精通医卜星相,武功更是深不可测。此次驾临,实乃我大明之幸!朕已下令礼部,务必以最高规格准备迎接仪式,不得有丝毫怠慢!”
他转向礼部尚书李善长,语气严厉:“李尚书,此事由你全权负责。朕要看到最隆重的仪式,最虔诚的敬意,务必让张真人感受到我大明朝的诚意!”
李善长连忙出列,躬身应道:“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办好此事,不负圣望!”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兵部尚书茹瑺身上:“茹爱卿,朕闻张真人武功盖世,不知可否与你麾下哪位将军一较高下?”
茹瑺沉吟片刻,答道:“回陛下,臣麾下猛将如云,徐达将军、常遇春将军皆是万中无一的良将,但若论武功,恐怕无人能与张真人比肩。”
一旁的徐达和常遇春二人闻言,也纷纷出列,表示对张真人的敬仰之情。
“蓝爱卿,”朱元璋又转向吏部尚书蓝玉,“你以为如何?”
蓝玉性格耿直,出列答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张真人乃世外高人,不应以凡俗武功衡量。我等只需以最诚挚的心意迎接即可。”
朱元璋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又看向丞相胡惟庸:“胡爱卿,你负责督促各部,确保迎接仪式顺利进行。”
胡惟庸连忙应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