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入冬以后,队里的粮食供应变得紧张起来,于是便开始实行限量配给制度。
不像最初的时候那样,食物都是平均分配的,无论你是否能够吃完,关键在于必须要保持平均分配,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浪费的现象出现。
幸运的是,队伍中的管理人员相当明智和开明,他们随即采取了限制措施,才得以维持至今。
然而,我们无从知晓家中的情况如何。可以想象一下,在冬季,队伍里并没有农活可做,人们只是等待着开饭时间,然后前往食堂用餐。即使队里拥有再多的粮食,也难以满足这样的消耗。
队里的管理者们经过商议认为,这种状况并非长久之计,于是决定改变方式,让大家将食物从食堂带回家食用,并按照人头进行分配。
这样一来,至少可以避免浪费,而且以前人们担心自己吃得少会吃亏,但现在把食物带回家里,至少能够节省出一个人的口粮,现在的农民还是比较有危机意识的,拿回家的饭就不会像在食堂吃的那么猛了,无形中也能保存点粮食。
就这样分配的粮食也只能勉强够吃的,这也是易立东出来的原因之一,毕竟大人和小孩的饭量不一样分配的食物份额也不一样,自己这个年龄吃的饭量已经和大人差不多,但是分配的还是按照孩子的,这样他根本就吃不饱,自己出来之后自己的那一份还能留下给弟弟妹妹。
易立东抬头看了看天空,发现时间尚早,不禁想起上次钓鱼时结识的那位在焦化厂工作的老徐。当时,他曾许诺要给老徐送些自己钓的鱼,但这几天一直忙于其他事务,未能成行。此刻正好手头无事,要不干脆去拜访一下这位新朋友吧!易立东心中暗自思忖道。
毕竟,多结交一些朋友总是有益处的。就像这次,如果不是因为来找杜飞,他恐怕也不会有落户的机会。这便是人脉的力量啊!认识的人越多,机遇也就越多。想到此处,易立东下定决心,决定前往老徐家走一趟。反正距离也不远,全当散步了。
等快到地方的时候易立东从空间了拿出了两条十来斤的草鱼,找了一条袋子就这样背着来到了焦化厂
又走了个10来分钟左右易立东就来到了新建成的焦化厂,看着眼前宽阔的大门,崭新的墙头,无不显示着四九城对焦化厂的重视,看着这个厂子的样子比上次去的机车厂都显得厉害。
易立东背着袋子直接走向大门口旁边的值班室,还没走进就有保卫人员走出来拦住了他,对他说道“同志,这边不让进的”
“我是来找人的,我和后厨的老徐师傅约好了,要给他送鱼的”易立东也没废话,直接对着保卫人员说出了自己到来的原因。
“这样吧,我们这边是前门,距离后厨比较远,你这样你从这边沿着这个墙头一直向前走个3公里左右,有个侧门,那边能直接到后厨,一般后厨送菜的都走那边,你直接去那边吧”保卫人员看了看易立东的的袋子就交代他从那边过去比较近。
“谢谢,那我直接去侧门吧”易立东听到有侧门就直接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