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这批茯苓可不太行啊。"李小生将手中的药材放在鼻子前轻嗅,"年份太短,药力不足,而且明显受潮过,你看这内里都发黑了。"
身材矮胖的老孙挠了挠头,有些尴尬地笑道:"小神医,你这鼻子也太厉害了。这茯苓是我专门从百里外的云雾山运来的,据说生长年份至少有五年......"
"顶多三年。"李小生摇摇头,"就算按三年茯苓的价格,这一斤也只值三十文钱。"
"这......"老孙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老孙,咱们认识这么久了,我不会坑你。这批茯苓确实品相欠佳,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用。这样吧,我帮你挑选一下,把品相稍好的留下,其他的你带去别处看看。"李小生说着已经开始认真检查起来。
老孙长舒一口气:"还是小神医懂行,那就麻烦你了。"
青松镇位处九天界中州偏远之地,虽说地处灵气稀薄之处,却因为山中药材丰富,倒也渐渐发展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药材集散地。李小生从小在镇上的济世堂帮工,跟着老掌柜学习辨识药材,居然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他有一个独特的本领——只要靠近药材,就能闻出其中蕴含的药力。不同年份、不同产地的药材在他鼻子下都藏不住秘密。十五岁那年,他更是一眼识破了一位游商用普通草药冒充千年何首乌的诡计,自此在镇上名声大噪,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小神医"。
将老孙的茯苓仔细分拣完,李小生转身走进济世堂内堂。宽敞的大堂里摆满了高及房顶的药柜,密密麻麻的小抽屉整齐排列,充斥着各种药材的气息。
"掌柜的,刚才从老孙那儿收了一批茯苓,您过目一下。"他将挑选出来的药材恭敬地呈给柜台后的老人。
老掌柜孙济世年近七旬,一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正戴着老花镜专注地研读一本医书。听到李小生的声音,他抬起头露出慈祥的笑容:"小生,你的眼力我还不放心吗?既然你选的,自然都是好货。"
"那您看这个价格......"
"你定就好。"老掌柜摆摆手,又低下头继续看书。
李小生心中一暖。他十岁那年父母双亡,是老掌柜收留了他,不但教他认药辨药,还将毕生所学的医术倾囊相授。这些年来,老人待他如亲孙,让他在这个世界上还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小生,一会儿去后山帮我采些红花。"老掌柜忽然说道,"记得带上防身的木棍,山上野兽不少。"
"好的。"李小生应了一声,转身去取药篮。刚走到后门,又听老掌柜叮嘱:"别走太远,天黑前一定要回来。"
李小生笑着点头。他知道老人是在担心他的安全。虽说青松镇地处偏僻,但这里毕竟是修真世界。时不时会有修士从镇上经过,也会有妖兽从深山中窜出。对于没有修为在身的凡人来说,这个世界处处都藏着危险。
背着药篮离开济世堂,李小生在街上穿行。初夏的阳光正好,街边的杨柳随风轻摆,路上行人来来往往。远处传来吆喝声,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正在叫卖:"上好的灵米,灵米啦!"
"灵米?"李小生耳朵一动。所谓灵米,是生长在灵气充沛之地的稻米,食用后对修炼大有裨益。在这种偏僻小镇能遇到灵米贩子可不多见。
走近一看,担子上装的确实是色泽莹润的灵米,但品相明显不够好。李小生仔细闻了闻,发现这些灵米虽然确实带着一丝灵气,但已经存放太久,灵气所剩无几。
"老板,这灵米怕是放了有半年了吧?"他开口问道。
小贩一愣,随即赔笑道:"小兄弟好眼力!这确实是去年秋收的灵米,但您看这品相,依然光亮如新......"
"灵米最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灵气,存放太久灵气就会流失。"李小生解释道,"按正常价格,这种灵米一斤最多值五十文。"
小贩脸色一变:"这位小兄弟,你这是要砸我的生意啊。我这灵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