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名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
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
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三角阵型。
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再组成战斗群。
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如此一来,就能大大降低敌人炮火杀伤,大大增加渗透效率!
看似简单,但需要极高的勇气,极强的战斗主动性,极高的训练度和组织度。
因为战斗时,非常疏散,彼此之间,拉得很开。
如果有人怯弱怕死,组织松散,就会在别人突击时,自己缩在一边,不去支援,那这个战术,根本用不出来。
而战魂勇士使用这种战术,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悍不畏死,其次是战术技能熟练,最后就是战魂频道带来的通讯优势。
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就能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现在那20多名战魂勇士们,就用着这种战术技能。
最前面一个三人战斗小组。
一人手持手榴弹,匍匐在地,向着鬼子火力点,狠狠扔去。
“咣!咣!”
十多颗手榴弹下去,100多米外,鬼子一处位于壕沟中的机枪点,顿时熄火了。
又有一人手持冲锋枪,位于投弹手的右侧,同样匍匐在地,防止鬼子的反冲锋。
而最后的组长,则是拿着三八大盖,用精准射术,射击暴露出来的鬼子。
很快,鬼子的掷弹筒就打过来。
打击目标,就是投掷手榴弹的战士。
原来这里有着鬼子一处重火力点。
那掷弹筒打得很准,仅仅一发炮弹,就将投弹手炸翻在地。
还有三四个鬼子,挺着刺刀,就要向匍匐在地的士兵们冲过来刺杀。
这时,支援手立刻一阵冲锋枪扫射,将鬼子的刺刀冲锋打断。
而身为狙击手的组长,并没有在意冲锋的鬼子,他在后方已经看到了鬼子掷弹筒手露头了。
因为这个时候,鬼子的掷弹手,为了确定目标,不得不露出头,来确定方位。
毕竟他们又没有壕沟潜望镜。
这时,一颗精准的子弹就打过去,直接将那个鬼子掷弹手给打死了。
这种掷弹手,可是真正的老鬼子,往往是军曹级别。
他们打死的战魂勇士,下一刻就在齐辉的张水区保安团驻地,具现出来。
但鬼子死掉的,却是精锐老炮手。
这种精锐鬼子,打死一个少一个。
没有三年时间,是练不出来这种准头的。
“打得好!”齐辉在战魂频道中,夸奖道。
“就这样狠狠打!”
对于齐辉来说,1对1的交换,对方死的是老鬼子。
而老鬼子,一共也就是两三百万。
死光这两百多万老鬼子,剩下的就是鬼子新兵。
另外一个时空上就是这样。
鬼子总共死亡人数总计为185万人,它们再从国内征兵的时候,那些老弱病残,都开始征兵了。
很多新手鬼子,素质大大降低,根本连炮楼都不敢出去。
其作战意志,作战勇气,与前期老鬼子判若两人。
打死鬼子掷弹手后,随即其他三人战斗小组,从两侧迂回过去。
而在这时,鬼子自然也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