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换上龙汉军,此时只能无可奈何,最多呼叫一下迫击炮,对鬼子进行反压制。
但下一刻,迫击炮就会被鬼子的步兵炮打掉。
如此鬼子始终占据战场生态链条的上端,所以才能一个师团驱赶龙汉一个集团军。
然而这时,毛熊立刻呼叫自己的步兵伴随火炮。
“我方遭到敌人突袭,请求炮兵支援。”
很快毛熊炮兵开火。
但毛熊炮兵一开火,鬼子的远程火炮立刻展开压制。
在步兵炮兵这个生态链条上,充分准备,并且在龙汉积累了丰富作战经验的鬼子们,确实有着很大优势。
相反,毛熊炮兵经常打得不准,甚至标尺标错,打到自己人头上的事,屡屡发生。
而鬼子往往几发炮弹就能命中指定目标。
因此在炮战对决中,毛熊迅速落入下风。
明明毛熊火炮更多,但因为处于防御态势,不得不分散布置火炮。
而鬼子是进攻,掌握有主动权,所以能集中火炮。
这不是夸张。
另外一个时空,鬼子下南洋,为了攻克麦国人的要塞,对付麦国人坚固的要塞炮。
提前做好射击参数测定,接着将重炮秘密运输到敌人要塞炮射程之内。
趁着敌人没有发现,第一时间突袭。
他们做到了一件事:他们的炮打不烂敌人的要塞防护,炮弹却打在了敌人的炮口附近,就在周围三四米内,密密麻麻全是弹孔。
直接将对方的大炮给震坏了。
从头到尾,鬼子重炮都没有奈何要塞坚固的防护,也打不穿要塞,然而暴露出来的炮口,却成了攻击目标。
最后让麦国人的数十门要塞炮,彻底报销,失去了火炮的支撑点。
当然,现在鬼子是占尽上风。
但当鬼子深入毛熊腹地时,一切就会反转过来。
鬼子不得不分兵防御后勤要点,就要分散自己的火炮。
这也是毛熊屡屡反击获胜的根源之一,纵深大,你想占领它,就要分兵,一分兵,主动权就让到了毛熊手中。
不过现在的局面,还是鬼子占据绝大优势。
它们靠着轻兵突击,屡屡找到毛熊阵线上的薄弱点,立刻进行炮击。
随即又派出中队,进行强行穿插迂回,迂回到毛熊的侧面展开火力。
而在这时。
毛熊面对这种灵活的步兵打法,非常僵硬。
他们很不适应,经常反应不过来。
鬼子步兵只要一冒头逼近战壕,他们虽然明明知道敌人会反击,但就是忍不住用机枪扫射、迫击炮、加农炮开火。
然而这就给了鬼子拔除火力点的机会。
这一批鬼子可是37年的精锐老鬼子,属于一线作战,甲种师团。
不是两年之后的地方鬼子,乙种师团。
……
此时此刻。
毛熊前线司令部中。
司令克朗斯基看着前线一个又一个告急电报。
“112号阵地被突破。”
“134号高地被夺取。”
“火炮损失惨重。”
“637阵地需要紧急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