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留下来的人,反而是大多数。
幸好,齐司令经过一番敢死作战,将鬼子军舰打了回去,又将鬼子飞机打了回去。
大多数人很快相信了一半。
当然也只有一半。
还有人仍然认为他们是高明的骗子——假借了齐辉司令的名头来骗人。
至于这收音机的声音,兴许是有人仿造的。
擅长口技的人,他们可是听说过的。
不能怪百姓们多疑,实在是被骗的太多太多了。
“好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大家可以进店里来看看。”
“我们店里有上好的农具。”
“这些农具哪来的?”有人关心道。
“自然是从工厂里打造出来的,用的还是鬼子炮弹皮打造的。”
众人随后涌进供销社里。
进去一看,顿时惊呆了。
只见整个长屋子都被打通了。
足足有一百多米长,一侧是一排长长的柜台。
柜台后面,是一个个店伙计,再后面就是一排排货架。
货架旁边,站着一个个大兵。
货物琳琅满目。
菜刀、斧头、火柴、锄头、镰刀……
还有一袋袋的化肥。
这个他们是知道的,鬼子商人也推销过,只是没人舍得用。
价格是相对比较高的。
听说用了之后就能增产三成之多。
老百姓为啥还不用?
原因很简单,一是地是租的,二是粮食收多了,卖不上价格,等于白当差。
自然就没有人用了。
“看这菜刀,多锋利,多亮,用个十多年没有问题。”
“还有这锄头,一锄头下去,就是一个坑,可比之前干活省事多了。”
那店伙计在卖力地介绍着。
他们是计件工资,底薪再加卖出多少给提成。
齐辉可不会给他们固定工资。
那样只有一个结果:殴打顾客,恨不得人越少越好,自己干的活才少……
态度恶劣就是这样来的。
卖多卖少一个样。
看着一件件闪亮的钢造农具,乡把式们,一个个看得眼馋无比。
此时此刻,农民用的农具大都是用木头制造的。
没错,明明已经是30年代了,还都是用木头。
稍微好一点的,也就是是木头包上一点铁。
这就是大总同搞的黄金十年,没有钢铁产量。
十多万吨钢铁的总产量,造皲火都不够,又哪来的钢去打造农具?
而且劳动力严重过剩,以至于根本不需要提升劳动效率。
而在这时。
又有一个戴着旧毡帽的酱紫脸汉子,挑着一担稻谷过来。
“掌柜的,你之前说一担米是十三块吧?这是去年下的新米,我家一直没舍得吃,干燥的很。”那人眼巴巴地说着。
“让我看看。”胡强走过来,伸手一捻。
稻谷都没有脱壳,这是自然的,为了保存更长时间。
但颗粒饱满干燥,没有虫咬。
“好米,给你十三块半的价。”胡强笑着道。
“是要现大洋,还是要流通券?”
“大洋,元大头的。”那酱紫脸汉子,立刻搓着手道。
很快,胡强就让伙计过来称重。
称完之后,给了汉子十五块现大洋。
那汉子捧着大洋,直接跪下,给胡强狠狠磕了几个头。
“谢谢先生,谢谢先生啊!”
“我家有救了!”
一担稻米是200斤,收价是13块;而现在户城一百斤米,就卖12到15块大洋。
当然后者是脱壳的。
如此一算,看似有百分之八十的利润,这生意很好做。
其实不是这样算的。
如果是普通商人这样做,他们得缴纳运费,各种捐税,还有店面租金,仓库成本,临时孝敬……
看似八成的利润,很快就会锐减到一到二成,甚至亏本。
这也正是同业商人们竭力压低价格到五块的真相——这是转嫁危机和压迫到没有反抗之力的农民身上。
而齐辉靠着强大的武力,直接豁免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八成的利润,他能拿到五成。
还能保证农民们种地有的赚。
简单来说,就是去掉了中间商,直接形成经济循环。
这才是根本解救之道。
不然的话,农民还是逃脱不了各种压榨。
当众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人卖出了高价,顿时轰动了。
当然也有人悄悄提醒:“老三,看看那大洋是不是真的……”
那汉子自然是赶紧一个个咬过,吹着听……
百姓识别银洋都是有自己的方法的。
没有这点手段,早就被人骗死了。
所以百姓们不喜欢钞票,原因很简单:不好识别真假。
再就是贬值太快了,这钞票一天一个价,发的太多了。
不像大洋价值稳定,想多发也得有银子才行。
而且大洋的价值能恒定很长时间。
“是真的,都是真的。”
这话一出,人们顿时轰动了。
“该死的,要是去年我的米没有卖就好了!”
“我把吃的米拿来卖了,最多我吃螃蟹过日子就是了!”又有人匆匆向家里赶。
“我也去。”
“这样卖上一批,我们家里的饥荒就能少一半了。”
“是啊,欠的债务也能喘口气了。”
众人纷纷说着回家去挑米来卖。
“有了供销社,以后就不用大老远进城,还要看他们的脸色卖米了!”
“说的是啊。”
……
随后,众人就从供销社这里拿到了现大洋。
一开始大家还不舍得花。
但很快,他们又花了出去。
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煤油、盐巴、药,还是要买的。
不买的话,没法生活。
夜晚总得有点亮吧?
当然也只是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会点灯,一般人家都是天黑就睡觉了。
而供销社立刻兴旺起来。
毕竟在他们这里,买卖东西都很公平。
收购的价格公平,出售的价格也相对廉价。
有人以为这是齐司令为穷苦人做善事,是在救民。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是因为齐辉搞这个供销社并不是为了赚钱。
而是为了赚取物资。
他必须搞经济平衡。
他的目标,和那些地主老财、列强商人们截然不同。
那些人是为了赚取硬通货,是为了赚钱、黄金、大洋……
而齐辉是要以供销社为支点,促进辖区内各种物资的生产规模扩大。
他要把自己的货币推行出去,把自己的影响力打出去。
规模扩大,就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同时意味着一旦发生战争,他能够调动的物资规模扩大。
简单来说,只要齐辉的东西,能够正常卖得出去,不亏本钱就行了。
只要保证整体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对他来说就是有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