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玄风先生缓缓开口:“我虽不懂筹措银钱之道,但我听闻,开源节流乃是持家治国之要。咱们不妨在城内开展一些营生,增加收入。比如开设工坊,制作兵器、农具,既能满足城内需求,又能对外售卖。”
众人纷纷称妙。林缚当即拍板,划出城内一块空地,筹备工坊建设。陈百万再次主动请缨,凭借他的商业头脑和人脉,负责工坊的运营和销售。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宣府城的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城墙上,士兵和百姓一同劳作,搬运砖石、修补破损之处;城内,工坊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随着工坊的建成,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缺乏熟练工匠,生产效率低下。林缚张贴告示,招募各地工匠,承诺给予丰厚报酬。消息传出,不少工匠慕名而来,其中有一位名叫王铁匠的老师傅,手艺精湛,尤其擅长打造兵器。
“林将军,我虽一把年纪,但听闻您保家卫国,重建家园,特来相助。”王铁匠虽满脸沧桑,眼神却透着坚毅。
林缚连忙起身相迎:“老师傅,有您相助,真是如虎添翼!往后工坊的事儿,还得多仰仗您。”
在王铁匠的指导下,工坊的生产逐渐步入正轨。兵器、农具的产量大幅提升,不仅满足了城内需求,还通过陈百万的商路,运往周边城镇售卖,为宣府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与此同时,林缚并没有忘记发展农业。他深知,粮食乃是民生之本。于是,组织士兵和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玄风先生则凭借他对草药和农事的了解,指导百姓种植作物,防治病虫害。
“玄风先生,这新种的麦子,咋看着有点发黄呢?”一位老农忧心忡忡地向玄风先生请教。
玄风先生仔细查看后,说道:“这是缺肥了。我这儿有个法子,用草木灰和人畜粪便混合,制成肥料,施在地里,保准管用。”
老农半信半疑,按照玄风先生的方法一试,没过几天,麦子果然变得绿油油的。消息传开,百姓们对玄风先生敬佩不已,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宣府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街道上,商铺重新开张,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田野里,麦浪滚滚,一片丰收的景象。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