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缚等人在小镇稍作休整后,便再次踏上征程。队伍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四周山峦起伏,茂密的树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壮烈。
苏瑶骑马走在林缚身旁,神色关切地说道:“林缚,阿福的事你别太自责,这不是你的错。”
林缚微微点头,目光望向远方,声音低沉:“我明白,可阿福那么年轻,对未来充满憧憬,却永远留在了那座小镇……是我没有保护好他们。”
赵宇策马靠近,大声说道:“林大哥,阿福他们的仇我们已经报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推翻李逸尘,完成我们的大业!”
众人纷纷点头,士气再次被点燃。
行军途中,林缚发现队伍的粮草储备逐渐减少。他召集赵宇和苏瑶商议:“我们的粮草最多还能支撑五日,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县城,或许我们可以在那里补充粮草。”
苏瑶皱眉道:“县城一般有朝廷重兵把守,我们贸然前去,恐怕会有危险。”
赵宇却满不在乎:“怕什么,我们连小镇的军队都能打败,还怕一座县城?大不了再打一场!”
林缚沉思片刻:“还是先派斥候去打探一下县城的情况,不可贸然行事。”
很快,斥候回来报告:“县城的守卫并不森严,据说大部分兵力都被调去围剿其他起义军了。”
林缚听后,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个机会。我们乔装成商队,混入县城,先摸清城内的情况,再想办法获取粮草。”
众人商议后,决定依计而行。
第二天,林缚等人换上普通百姓的服装,赶着几辆装满货物的马车,朝着县城进发。来到城门口,守卫拦住了他们:“干什么的?”
林缚满脸堆笑,递上一些碎银:“军爷,我们是做生意的,来县城卖点货物,顺便采购些粮食。”
守卫掂了掂银子,满意地点点头:“进去吧,不过别惹事!”
一行人顺利进入县城。县城内人来人往,看似一片繁华景象,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百姓们脸上都带着一丝惶恐与不安。
他们在县城里找了一家客栈住下,随后分散开来,四处打探消息。林缚和苏瑶来到一家粮行,装作采购粮食的商人,与老板攀谈起来。
“老板,你们这儿的粮食怎么卖?”林缚问道。
老板叹了口气:“唉,最近粮食价格飞涨,都是因为朝廷征粮太狠,百姓们都快吃不上饭了。你们要是买得多,价格还能再商量商量。”
苏瑶装作惊讶:“朝廷征这么多粮做什么?”
老板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听说皇帝李逸尘要扩充军队,准备镇压各地的起义军,这粮食啊,都被运到前线去了。”
从粮行出来后,林缚和苏瑶又在县城里转了一圈,发现县城的粮仓戒备森严,周围有不少士兵巡逻。
回到客栈,众人将打探到的消息汇总。赵宇一拍桌子:“管他戒备多严,我们晚上直接动手,把粮仓抢了!”
林缚摇头道:“不可。县城里还有百姓,我们不能连累他们。而且,我们对粮仓内部的情况还不了解,贸然动手,很可能会陷入困境。”
这时,一直沉默的苏瑶突然开口:“我有个办法。县城的县令名叫王福,我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他虽是朝廷官员,但为人还算正直,或许我们可以说服他暗中帮助我们。”
林缚听后,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办法。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务必小心谨慎,不能暴露我们的身份和目的。”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由苏瑶出面,以故友的身份拜访王福,探探他的口风。
傍晚,苏瑶精心打扮一番,带着一份礼物来到了县衙。守卫通报后,王福很快出来迎接。
“苏姑娘,许久不见,今日怎么有空来县城?”王福笑着说道。
苏瑶微笑着回应:“王大人,好久不见。小女子路过此地,想起与大人曾有一面之缘,特来拜访。”
两人寒暄几句后,苏瑶便将话题引到了当前的局势上:“如今这天下大乱,百姓受苦,不知王大人有何看法?”
王福叹了口气:“我虽为朝廷官员,却也深知百姓的疾苦。只是皇命难违,我也无能为力。”
苏瑶见他言辞恳切,心中一动,决定冒险一试:“王大人,实不相瞒,小女子此次前来,是想请大人帮个忙。”
王福警惕地看着她:“苏姑娘,有话不妨直说。”
苏瑶深吸一口气:“我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想要为百姓做点实事,推翻李逸尘的暴政。如今我们粮草短缺,听闻县城的粮仓储备充足,不知大人能否……”
王福脸色大变,猛地站起身来:“苏姑娘,你这是谋反,可是杀头的大罪!”
苏瑶却不慌不忙,镇定地说道:“王大人,您难道真的忍心看着百姓在李逸尘的统治下受苦受难吗?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而且,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只要大人肯相助,成功的几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