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念之捏着那封密信,指尖泛白,信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燃烧的炭火,灼得她心惊肉跳。
“一切按计划进行,切勿走漏风声……” 这短短几个字,却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她的心上。
顾家,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和朝廷势力有关?
难道……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
此时的顾府,在她眼中,不再是记忆中温暖的家,而是一座迷雾重重的深宅大院,暗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诡异的静谧,连鸟鸣声都显得格外刺耳,仿佛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
顾念之的眼神,如同一把淬了火的利刃,锋芒毕露,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
她必须查清楚!
这不仅仅关乎她自身,更可能关乎整个顾家的命运,甚至……
是大齐的江山社稷!
她将密信小心地收好,转身离开了书房。
顾府的走廊幽深而寂静,脚下踩着青石板,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像是在敲击着她的心脏。
“念之,你去哪儿了?”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
是顾念之的大伯,顾鸿儒。
顾念之停下脚步,转身看向顾鸿儒,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大伯。”
顾鸿儒走到她面前,眼神锐利地扫过她,仿佛要将她看穿:“你最近的行为,有些反常。”
顾念之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大伯何出此言?”
“赈灾之事,你尽心尽力,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有些事情,不该你知道的,就不要多问。”顾鸿儒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
“大伯指的是……”顾念之明知故问。
“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好。你只需做好你分内的事情,其他的,不必操心。”顾鸿儒语气强硬,不容置喙。
顾念之看着顾鸿儒,眼神渐渐冷了下来。
“大伯,我敬您是长辈,但有些事情,我必须弄清楚。”
顾鸿儒的脸色阴沉下来:“念之,你这是要忤逆我吗?”
“我只是想查明真相。”顾念之语气坚定。
“真相?有些真相,你承受不起!”顾鸿儒的声音骤然提高,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
他上前一步,逼近顾念之,语气森冷,“念之,我劝你,不要再继续追查下去,否则……”
他语气一顿,意味深长地盯着顾念之的眼睛,“后果,你承担不起。”
顾念之赈灾之余还要分心顾家事务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灾民中传开。
谣言版本五花八门,有的说她“娇弱大小姐吃不了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说她“心系家族生意,赈灾只是做做样子”,更离谱的还有说她“中饱私囊,借赈灾敛财”。
一时间,流言蜚语甚嚣尘上,顾念之仿佛掉进了舆论的沼泽地,怎么挣扎都拔不出来。
她站在粥棚前,耳边嗡嗡作响,全是灾民的窃窃私语。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还以为她是真心来帮咱们的。”一个妇人叹着气,语气里满是失望。
“谁知道呢,这些有钱人家的小姐,指不定在玩什么把戏呢!”另一个男人附和道。
顾念之感到一阵窒息,仿佛空气都变得稀薄起来。
她能感受到无数道怀疑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像针扎一样刺痛着她的肌肤。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却洪亮的声音打破了压抑的氛围。
“大家伙都听我说!”李老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粥棚前,浑浊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