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每个势力的胜利背后,都会有一群吃苦耐劳的谋士默默付出。
他们有的负责百姓的管理,有的负责官员绩效统计,有的则成为HR为企业招聘新的员工,还有的则管理整个势力的开支与收入……
每一项都是很重要很复杂的工作,需要很多人来共同完成。
师湘在死肥仔帐下时,因为同事们都是草包废物,他不得不一个人干三四个人的活儿,每天都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累得够呛。
而现在……听到自家小师弟一个人能干五六个人的工作,师湘不淡定了。
他看向司马谦,质疑道:
“刘舜举难道没有其他谋士了?怎么让阿琮一个人做这么多事?”
司马谦叹了口气,侧过身体让出道路,有些无奈:“……伯言,你先随我去见他。”
“见到他后,你就知道这问题的答案了。”
师湘将信将疑地跟他走了。
*
距离师湘上一次见到诸葛琮,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年。
那个眼睛圆滚滚、脸蛋还有婴儿肥的少年师弟,已经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成长为了一个俊美又锐利的青年。
他跟着司马谦进入府衙时,那个随意披着黑衣的人正在案后阅览文书。
穿着各式服装的小吏拿着薄如丝绢,但更粗糙些的东西来来往往,就仿佛工蚁般勤恳,脸上都带着严肃,眼中却是这乱世中难得的平和与希望。
似乎看出了师湘的困惑,司马谦低声对他解释道:
“这种书材料名为‘纸’,仲珺在前些年制造出来的东西,造价低廉且易于书写。目前已经在荆州完全推广应用。”
他的声音并不大,但足以让那个人听见。
诸葛琮将手中的笔放下,揉了揉手腕,微微抬眼看过来。
“是你们啊——先都出去吧,我有要事要与师兄们商量。”
后半句是对小吏们说的。
他们听到吩咐后,没有丝毫犹豫便井然有序地离开了,还顺道将门轻轻掩上。
师湘的耳朵微微动了动。
他这人一向轻浮,哪怕在这紧要关头,竟然也能抽空感叹一声:阿琮这些年长开了,不仅变好看了不少,声音也越加好听起来。
诸葛琮并未从案后起身,只是用那双漆黑的眼瞳打量了一下师湘。
片刻后,他轻轻点了点头,开口道:
“师兄终于有意投效?可如今荆州百废待兴,府衙公务繁忙,无暇为师兄接风洗尘。”
“听闻师兄擅长内政与情报收集,而荆州恰好缺少情报部门,那就拜托师兄了。”
没有丝毫客套,没有丝毫寒暄,上来就是布置任务。
师湘不由得一怔。
诸葛琮似乎误会了他愣住的原因,便补充道:
“师兄不必担心山阳师氏,我已经派人过去将他们接来荆州好生安置,师兄往后只需安心工作就行了。”
面对这个干练、冷淡、高效,变得稍微有些陌生的师弟,师湘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司马谦适时道:“那么,仲珺,关于新建情报部门的人手就由我来安排?还有据点的建立,就不妨交给……”
“不。”
诸葛琮还未听完他的建议就断然拒绝。
“他们加入主公麾下的时间尚短。我信不过他们。若是你觉得自己做不到,那就交给我来。”
司马谦欲言又止,但在诸葛琮平静的注视下,还是默默将话咽了下去。
师湘插嘴道:“我加入的时间也不长,阿琮,你就这么相信师兄我吗?”
诸葛琮轻飘飘地扫视他一眼,似乎笑了笑,而后继续平淡又简洁道:
“还有什么问题吗?若是没有,我就要继续工作了。”
师湘听到司马谦轻轻吸了口气,而后开口劝道:
“阿琮,这样下去不行……你这样辛苦,身体会撑不下去的。”
“我看边宴、曾俞都有心为你分担。这样一些小事杂事,就不妨交给他们?”
诸葛琮轻轻笑了笑,手掌交叠。
这短短几年时间,他竟然已经养出了一身上位者的气势,虽只是简单换了个动作,可那股不容置喙的感觉便已扑面而来。
“对我而言,只要涉及到百姓的事都算是大事。师兄,不必再劝我了。”
“……自方垣之后,我便觉得,这些事还是亲力亲为更好。不过我会记得你的建议,再过一两年,若是他们没有什么问题,我会将事务托付给他们的。”
方垣。
师湘知道这个人。
他是曾经的巨鹿郡郡尉,在薛仓大军压境时带着自己的兵卒试图劫持诸葛琮一起投降薛仓。
虽然未曾成功,但还是给巨鹿郡带来了不少乱子,使得刘舜举惨败于薛仓之手,迫使他们不得不北上前往并州。
每次想到此人,师湘便会对他表示唾弃。
呵,他在卖掉死肥仔之前,可是调查过很多跟他类似的反骨仔……这个方垣便是其中最蠢最没骨气的一个。
郡守刘舜举和郡丞诸葛琮都待他不薄,可以说是把他当成亲兄弟来对待。
就这样了还要来一场背叛……也怪不得刘舜举和诸葛琮都没想到呢。恐怕就连薛仓本人都不理解这厮为何突然要投降自己。
当真是个小人!两面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