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浩然正气’奖励。
“食园不是酒楼,没有小灶,下山再说吧!”
方晴雪微微颔首,随后便告辞离开,但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回头看向宁浩道:“你现在要以学问为重,儿女情长这些不要碰,尤其是一些女学士的书信,要是收到了,不要看,到时候交给我就好,我去敦促她们读书……”
‘怎么突然提这个?’
宁浩琢磨着他也没有收到女学士的情书,一些暧昧的眼神倒是见过。
“恩,我听方学士的。”宁浩重重地点头,顺带拍了下胸口。
像是在做保证似的。
方晴雪似乎很满意宁浩的表现,点头道:“那我就先走了,对了……你的书拿反了!”
“啊?”
宁浩连忙看向刚才随手抽的一本书,老脸不由地一红。
难怪方晴雪之前看了眼他手上的书发愣,妹的……竟然拿反了。
宁浩将书正过来,发现书名居然是《鸳鸯图录》。
“方学士,你听我解释……”
宁浩吓的书都差点丢了出去,但抬起头的时候,却发现方晴雪已经离开。
“好险,话说刚才书是倒过来的,方晴雪肯定没看懂书名……”
宁浩暗自庆幸,心想一定是这样。
“小帅,这些书都给我收好,回头还要还给她的……”宁浩将方晴雪给的书交给了书童小帅。
“好的,少爷!”
书童小帅捧过书,看向宁浩手中的那本《鸳鸯图录》,“少爷,我也想读书了……”
宁浩见书童小帅的眼神盯着他手上的《鸳鸯图录》,怔了怔,呵斥道:“你读个篮子!”
……
与此同时,院长书阁内。
院长陈德子正在观摩《劝学》诗的真迹,越看越爱不释手。
他轻轻地抚过纸面,字里行间有才气透体而出。
这是天地才气被吸收进字中的表现。
天地才气原本无色无味,跟空气一样,看不到,但却无处不在。
而想要将这股气吸收,就需要一个载体。
而这个载体就是诗词文章,以及读书人的文心。
这也是为什么,有文心的读书人能够修炼才气,没有文心的,却只能当个普通读书人的缘故。
所以,像这种能够引动天地合鸣的诗文,对天地才气来说,就是天然的才气收纳物。
它像个磁铁一样,将周围的天地才气全都吸收进来。
“贯府诗文啊,才气浓郁的真吓人,除了诗文本身外,这字迹也起了大作用,好诗、好字、天啊……真是爱死你了……”
院长陈德子按捺不住内心的欢喜,将《劝学》真迹放在胸口,一脸享受。
“院长,你开门啊!”
“院长,给我们也看几眼啊,见者有份,再说宁浩也算是我的学生,夫子鉴赏学生的诗文,天经地义啊!院长!”
“院长,你这样会没有夫子的……”
“……”
门外,邓夫子跟陈夫子以及柳夫子等人,拍着书阁大门,都想进去。
但院长陈德子却将门关的死死的,加上文阵加持,还没办法强行破开。
再说……他们也不敢破。
“有宁浩就够了!”
院长陈德子的声音传了出来,同时感慨道:“天不生宁浩,文道万古如长夜啊……这诗、这字,真好啊!”
对于大禹文运贫瘠的县城书院来说,出现一篇这样的贯府诗文,确实是百年难得一见。
也不怪院长陈德子如此失态和感慨。